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盧峯: 廣招四方旅客才是出路




「狗嘴長不出象牙」的所謂教授的確讓人討厭, D&G的傲慢態度着實令人氣憤,雙非孕婦硬闖急症室問題更是嚴重,需要盡快拿出辦法解決。但是,這些都是個別人、個別公司的缺失,又或是政府具體政策有失誤,跟絕大部份來港工作、旅遊、學習的內地人毫無關係,更不反映港人跟內地人有甚麼嚴重矛盾,不管是網民或是甚麼人都沒有理由把這些爭議怪罪在一般內地人頭上,更不應以侮辱及歧視性的字眼如「蝗蟲」加在內地人頭上。

香港從來是個開放、自由的大都會。任何國籍、膚色、種族的人合法來港工作、旅遊、學習我們都歡迎,不會對他們有任何歧視,更不會對他們作攻擊或侮辱。歐美旅客、日韓遊客、東南亞旅客、印巴旅客、台灣旅客、內地旅客都一樣。這樣的態度不但確保旅遊業可以持續發展,不但帶來巨大的商機及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更可以促進彼此的交流了解,讓香港能保持國際接觸,保持國際都會的地位。因為一時、個別的事件辱罵、針對、歧視某些地方的旅客既無助解決實質問題,又會嚴重損害香港的國際形象及地位,實在是幫倒忙的做法。

內地旅客跟其他地方的旅客委實有一點不同,那就是他們人數眾多,幾乎比其他地方的旅客加起來還要多;再加上他們的消費、購買力驚人,令內地旅客在各個方面都對香港有重大影響,包括基建、商業活動、商舖安排及租金、物價……等,而這些轉變也對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衝擊。然而,靈活應變正正是香港的優勢,正正是香港在全球化浪潮中求存求發展的不二法門。

過去歐美經濟一枝獨秀,香港致力吸引她們的企業來投資,又大力爭取他們的旅客來香港旅遊。八十年代中開始日本成為新興勢力,爭取日本旅客成了重點,學習日語更成為上班族「升呢」的重要途徑。踏入二十一世紀,金磚四國包括中國崛起,他們的國民成為消費新勢力,香港因此而有大量內地旅客湧入是理所當然的事,沒有甚麼大不了,也沒有甚麼需要擔心或害怕。

真正重要的是堅守香港的核心價值,致力保持國際城市的格局及氣派,不讓香港依賴單一地方或市場,不讓香港變成另一個中國城市。是的,不同地方旅客有本身的文化背景及習慣,跟香港不一樣,甚至格格不入。但是,法治、開放、自由是香港社會的基石,是香港市民珍視的價值,不管是多大牌的名店,多富裕的旅客,再有權勢的大款都不容破壞,都必須尊重。只要香港守住這些底線,不讓任何人有凌駕法律的特權,不讓任何人有踐踏他人自由的特權,不讓任何人公然歧視排斥他人,香港將繼續是個開放的國際大都會,不會因旅客激增而面目全非。

另一方面,要避免過份倚賴內地客市場,要冲淡內地旅客的影響,最好的辦法是大開門戶,吸納更多其他地區的旅客來港。事實上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都是人口眾多,經濟增長迅速的大國,發展潛力不會比中國大陸低。若果能着力吸引這些國家的旅客來港旅遊交流,市場失衡及一面倒受內地客主導的情況便可以減輕,香港的國際化色彩便可以保持,甚至越來越濃烈,讓不同地區的人不管是來港工作、旅遊、學習都很容易適應及投入,不會有舉步為艱的感覺。

中國近十年的變化既急且快,連美國、日本這樣巨大的經濟體也不得不作調整,香港近在咫尺受到的衝擊更大。可是,閉關自守、閉門拒客不是辦法,也不可能擋住巨變。打開大門,走向國際讓香港更國際化才能保住香港的特色,才是更持久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