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陳健民﹕在誤解與觀望中開展泛民初選




特首競選伊始,便有狼豬之爭的說法。其實在香港這種半民主體制下,什麼生物上台都不會有好下場。

董建華不是沒有願景和政策,他的「八萬五」、數碼港、中藥港等理念,不是止於空談,便是不切實際,或者最後被財團綁架。簡單來說,他的施政衝不破三重門:公務員不合作、議會抬槓(即使建制派有頗穩定的票源,但卻缺乏認受性)、與社會脫節(缺乏合作伙伴,無力招架傳媒和公民社會的壓力)。許多人以為換了有管治經驗的曾蔭權當特首,情會徹底改變,結果是他由上任時的75%支持率變成最近的71%反對率。因為實行高官問責制,三重門似乎打開了第一關,但香港始終未實行政黨執政,任命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人選和薪酬缺乏規範,引來重重爭議。在議會層面,除了去年政改與部分民主派有突破性合作外,「親疏有別」的格局與董建華時代無異。為了避免爭議,政府提交議會的法案數量持續下降,反映不作為心態。在社會層面,曾蔭權曾揚言要官員「走入群眾」,結果是雷聲小雨點更小,最終落得澳門的管治水平,用派錢的民粹手段換取平穩渡過任期的最後歲月。

半民主體制  什麼生物上台都沒好下場

要打開施政三重門,必須走上普選和政黨政治之路。以為梁振英有政策理念和唐英年性格隨和便能走出香港管治的困局,是天方夜譚。但假如特首選舉就是唐梁之爭,彼此都會迴避敏感的政制問題而糾纏於土地、房屋、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等政策。2007年特首選舉時,曾蔭權所以承諾要「玩鋪勁」、「終極解決政制問題」,與公民黨梁家傑成功參選、透過電視辯論向曾施壓有關。現在泛民要派人參與2012特首選舉,原因亦只有一個,便是要透過辯論將建制派逃避的問題帶入公眾的視野,直面政制和壟斷的問題。

為了推舉一位有公信力的人物代表泛民出選,避免惡性競爭分薄票源,泛民將在18日舉辦「初選」(primary election)。初選亦可稱為「直接初選」(direct primary),是由政黨的支持者直接為政黨選擇候選人。初選最早(19世紀末、20世紀)在美國實行,目的是改革黨內少數領袖把持提名權力的局面。美國不同州採取不同初選方式:「封閉式」只容許該黨黨員投票、「開放式」則任何成年公民不分黨派均可投票、「半開放式」要求選民在投票前聲明為該黨支持者。是次初選採用開放式,任何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均可選擇何俊仁或馮檢基成為泛民特首選舉候選人。

將建制派逃避的問題帶入公眾視野

這次初選採用混合計分方法,投票結果和民調結果各佔一半比例計算。原因是香港不像美國和阿根廷般有初選法和政府資源的支持,單靠政黨和民間團體推動,能夠動員選民人數總是有限。此外,以民調為初選機制亦有先例:台灣民進黨的提名規範已修改了近20次,愈來愈傾向參考民意調查。上次台北市長選舉中,國民黨亦採取「三分黨員、七分民調」的計算方法。香港這次泛民初選可以說是混合了美國重選票和台灣重民調兩種模式,希望嘗試創立制度,為2017年實行特首普選作準備。

由於初選是新生事物,難怪有些親北京報章表示懷疑態度。連民主歷史悠久的法國,也是去年才有反對派舉行首次總統候選人初選。由於沒有法律和政府資源支持,選民還要在投票前繳付一歐元。可見全球初選林林總總:從封閉到開放、單一到混含、正式立法與動用國家資源到純政黨純民間。對此制度未了解之前,各方不單不要亂扣帽子,更要認真想一想:如果2017真正如中央承諾實行特首普選,建制派要不要推動初選?這個星期天不如一起虛心學習,如何為未來民主香港建設一個新制度。

作者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泛民特首候選人初選籌委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