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星期三

林行止: 破壞和諧是何居心 循序漸退該當何罪



一、

京官和必須「受命於京」的特區政府官員,為替港人「擇媳婦定親」,這兩年以來,可說出盡九牛二虎之力,連國家領導人政治局常委張德江和政協副主席董建華, 都走到台前粉墨登場,可是,結果卻是如此不合京意,負責推動政改的政要官員,怎能輕易免責(不過,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今晚請「失場」的建制派議員「茶敍」, 據說與「問責」完全無關)?在香港撕裂港人歸邊、暴露建制中人愛國棄港,對外妖魔化北京成為不恤港情、隨便更改《基本法》的專制本色,什麼是徒勞無功?什 麼是事與願違?還不明明白白寫進歷史!在這場言文攻防戰中,很多京港的「學術權威」都披甲上陣,他們雖然理論滔滔,為港人條陳利害,希望說服市民尤其是泛 民支持政改方案,結果還是聽者藐藐,這些在象牙塔或其他行業、專業頗有所成並有點名氣的人物,如果謙遜本性未萌,便當重新思索一下究竟是講求功利還是辨別 是非的能力,更能成功打造一個人的前程。

政改方案被否決後,全國政協委員兼基本法研究中心主席胡漢清,在總商會舉辦的《基本法》活動中指出,以《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十五條的說法, 一個文明、自由社會的普選,每個人都有選舉和被選舉權,但是並無提名權;他因此批評提出「公民提名」的香港人,挑戰《基本法》的既定機制,由此聲稱政改方 案是「假普選」,更是欺騙港人;胡氏反問不要提名委員會的反對派:「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清楚列明是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沒有提委會,行政長官 候選人怎樣產生呢?」

在摸索民主建政過程中,筆者習慣在人人都想香港好的基礎上,考慮各方的不同見解,所以筆者並不認同胡漢清把「欺騙」(蒙混?)之類帶有貶義甚且惡意 的詞彙,加諸佔領人士或反對派(泛民)身上。民間出現要有「真」普選,那個「真」字,的確一度令筆者感到疑惑,認為那並不恰切,後來想到回歸後建制黨派在 不同層次的選舉工程上,蛇齋餅糭遊之外,尚派發「動員補貼金」,這種等同變相賄賂的小恩小惠,不但愈來愈多,亦愈來愈明目張膽,把過往香港連選舉亦是「廉 正奉公」、不涉任何物質誘因的誠實作風,一掃而空。想到這裏,遂覺得普選求「真」大有必要且極有道理。

胡漢清對提名權及選委會的看法頗有見地,如果北京與特區政府嘗試以此為「有商有量」的爭拗破冰點,政改也許便不會如此這般的還在原地踏步。北京把那些民間 不同訴求視為敵對、當異見人士對國家安全有威脅,而梁振英政府惟恐香港沒有楚河漢界,以鬥爭運動的手法,發動群眾對壘,激化意在支持和反對操控選舉人士之 間的情緒,故意挑起毫無必要的社會仇恨!

胡漢清在總商會同一活動上,還說到多數港人本來都希望政制發展可以向前,而《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清楚指出,香港的政制發展是「循序漸進」,意思就是既非原 地踏步亦不是一步到位。胡氏認為現屆特區政府不應放下政改工作,即不應只專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是要及早考慮如何優化目前的選舉委員會,否則香港的政制 發展將停滯十年,最快要到二二二年才有改變……。由於特區政府是在沒有共識的情況下啟動五部曲推行政改,沒有後備計劃(Plan B),原有方案被否決後便不能「循序漸進」,這種有違《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情況,最大責任在梁振英政府。提出政改方案的政府,在方案被否決後一再表 示在本屆任期內不再做有關政改的工作,基本法研究中心主席認為那是違反《基本法》的!這是一句對特區政府非常嚴重的指摘,卻似未受到傳媒的應有重視。昨午 本報網站消息指示,署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在立法會上回應涂謹申議員的詢問時,斬釘截鐵地指出,政府不僅無意在本屆餘下任期內重啟政改五部曲, 「亦不打算建立任何平台討論政改」。對基本法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評論」置若罔聞,劉署理憑什麼作此連對話平台亦不建立的決策!

二、
 
「坊間」盛傳,即管梁振英上任後香港亂成一團,且因其行事毫無章法而無法招賢納能,令失序無效的施政,導致港人對北京反感度上升、認同具中國人身份的港人 大降……。這種對香港對內地均不利的「逆變」,本是梁振英責無旁貸的責任,可是,為了辣手整治打壓泛民(或不愛國泛民),北京會排除一切困難,讓梁振英再 做一屆。北京有以強硬手段一了百了把泛民的氣燄壓下去的打算,不足為奇,因此行政長官換屆不換人,可能性不應抹殺;然而,這種安排,筆者不以為可收香港社 會和諧之效,而且亦對國家有負面影響。

經過這場政改對峙,老於世故者知道北京鋼板一塊,事情難有可為,相繼退出政治第一線者數不在少,不難預期;但這絕不意味泛民力量的式微,以「留守」 的老一輩政客固大有人在,且年輕一代對政治的熱誠,比起先輩遠遠過之。換句話說,在不能、無法使用武力的前提下(理由見昨文),香港未來的管治愈趨困難, 北京若能找一位較孚民望且有誠意與泛民溝通者出掌港政,才有人和政通之微望。在北京當政者眼中,特區香港是個小卻仍有剩餘價值可以利用的地方,在前海羽翼 未豐之前,不宜摧毀其原有功能;同樣重要的是,政改爭拗已使香港成為國際注目的中國城市,剛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美方突於恒常議程 中加進「討論香港民主發展」,不論中方如何反應(包括不理會),美國此舉已盡顯其對香港民主進程的關注,香港的民主發展若荒腔走板,與國際標準背馳,中國 在國際上必會遇上一些不必要的尷尬;而在日本政壇有相當影響力的政團「日本會議」,據沈旭暉教授十九日在本報專欄的陳述,竟對「香港局勢之關心或起碼十分 好奇」,因為該政團可能認為「北京如何處理香港問題,對日後如何處理釣魚台問題有一定啟發……」。

北京不應以對付新疆西藏的手法管治香港,對有關各方較為有利,彰彰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