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練乙錚 : 香港特色的青年工作是先抹黑的嗎?



當權派面對佔中新世代有點手足無措。先是沒當一回事,覺得小朋友不過鬧着玩,不會耐久;然後發 覺對手勇得太不像話,要趕快剎一剎,於是用上催淚彈;隨後的反彈意想不到,只好放軟身段摸頭,結果人家不卑不亢,立場堅定。最新的一招,是妖魔化、抹黑: 共產黨不可怕,可怕的是香港的年輕人,怕得高官的朋友都要為此移民。對待年輕人的態度如此變來變去,就是沒有想過要了解他們。

一、年輕人比共產黨更可怕?

實,不只當權派高官不懂得,就算筆者教大學、做傳媒那麼多年,也自覺十分不懂得。估計這次佔中運動發生了,大批年輕人參與,絕大多數家長也會摸不着頭腦, 不知道發生什麼一回事,一向膽小怕事的獨生子獨生女竟然會「瞓街」,甚或竟然斗膽與員警推撞糾纏。然而,運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讓社會觀察、思考、了解香 港的年輕人。

例如,運動打破了一直以來不少成年人對年輕人的一些刻板觀念:原來,大量平常愛打機、似自閉的年輕人並非「電車男」、「乾物 女」,而是如此驚人地合群的互動者,在運動的一個一個有機小圈子裏,可以一呼百應,可以分工合作,可以無間交流,可以相濡以沫。這些特性,是閉門打機可以 培養出來的麼?

原來是可以的,因為電玩在今天的互聯網裏,已經發展成為網絡遊戲,玩者不再需要單獨玩,而可以透過網絡與甚至遠在不同國家 裏的朋友一起玩同一場遊戲。有相同興趣的,更可組成團隊參加電玩比賽,培養出團隊精神;例如最近流行的「舞online」,幾個喜歡舞蹈的年輕人就可以組 成「舞蹈團」,在一些網上舞蹈遊戲平台裏跟別的舞蹈團隊鬥創意、比靈巧。不少成年人只認識的那個叫PAC-MAN的遊戲,一忽然已是三十年前的東西了。

例如,網上社交平台已經養成年輕人對事物不停發表意見、交流看法的習慣,這首先是在消費行為上表現出來的。上一代人在青少年階段,對消費一般是被動的:家 長購買,子女消費,大體如此。這一代的青少年不同了,他們手裏有錢,面對消費資訊卻不會輕易接受,而會在社交平台提出問題和意見,與群體裏的朋友反覆討 論,最後才決定買不買、要買買哪個【註1】。當這種「研究、思考、討論、決定、行動」的有序行為模式從消費領域轉移到社會政治領域,就直接造成了今天年輕 人逢事有看法、不會輕信「權威」的特點。

因此,家長發覺孩子「硬頸」,背後往往不是簡單的「硬頸」,而是他們已經在友儕之間轉了幾十個 圈,得出了堅實的看法;此時,再要改變他們的看法就不那麼容易,必須有更好的論據。這點在是次政改爭拗中表露無遺。政府說學生的提議「違反《基本法》」, 學生不同意,反而認為8.31人大常委決議違反《基本法》。這不是少數學生特別「硬頸」,而是他們早已反覆快速做足了功課,知道自己是對的;理虧的是要看 北京臉色的特府,給不出合理解釋而只能赤裸裸倚仗權力以「國安」為由大石壓死蟹的是北京的黨中央,遑論有更好更強的理據去改變學生的看法,所以只能一鎮 壓、二拒見、三抹黑、四賴皮。

又例如,自從發明了電視轉台遙控器以來,老一輩的人認為新世代的專注力不足,做事不能持久,一發悶就散。但 是,連這個論述也在佔中近六十天的時候打破了:青年學生的耐力,發覺原來比佔中三老還要強;後者言累,後勁不繼,但學生卻依然不會輕易答應退場。這個分 別,當然可有多種解釋,例如世代的體能差異,不利成年人打持久戰。還有其他的解釋嗎?當然有,但筆者這裏賣個關子,鼓勵大家自己思考,增加對新世代的想像 和理解能力。

二、特府青年工作按「共青團」模式?

佔中運動已經到了當權派內部不同勢力互相推搪卸責的階段,彼此明指暗責 對方「失掉了年輕人」。更有趣的傳聞是,梁特的一些左右手提出補救妙方,要特府效法港英1967年鎮暴之後大搞「新潮舞會」的做法,似乎是衝着民政事務局 局長曾德成而來的:負責青年工作,而且是當年的抗暴學生英雄,為什麼就是沒想到要好好替年輕人宣洩剩餘精力呢?不過,這些人認為是次年輕輩大規模造反是因 為特府未做好八、九十後當中的「幫港宣洩」工作,顯然對曾局長領導的民政事務局一無所知。

民政事務局今年的經費達15.5億(元),當中 花在文、娛、康、體、藝這幾方面的資金,高達十億,估計當中起碼一半提供了「宣洩」作用【註2】。這種額度的開支,五十年前的香港根本不能想像。這還未把 現時富裕得多的家庭裏的私人「宣洩性」開支計算在內。那麼,特府還要花多少個億、辦多少場「新潮舞會」,才可以把數以萬千計的年輕人聚集一起進行了五十多 天的各種佔領活動的精力都「宣洩」掉呢?

「宣洩」論固然可笑,但傳聞還提到特府應該加強青年工作(大概是搞一個「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什麼 升級版),就更加不堪。眾所周知,做青年的愛國思想工作、教導他們認識《基本法》等,也是民政事務局的職責。這方面工作的開支,算在該局預算文件中的「綱 領二」,名目是「社會和諧及公民教育」,宗旨包括「推廣公民教育、國民教育……,以及推動青年發展」(青年不推動是不會發展的)。這個「綱領二」的開支約 佔整個局的經費的四分之一,而且是該局七項開支綱領中增長最快的,過去兩個年度總增幅是58%2012年度支出為2.31億;13年度為2.78 億;14年度為3.66億);兩個單年度增幅分別是20%32%,愈來愈急,佔中卻發生了【註3】。

「綱領二」之下的預算,「青年事務 委員會」用去了很大一部分。這個委員會幹的工作,主要是組織青年到外國去、到大陸去交流學習。到外國的,每年三到四團,每團十來二十個成員,而以諸如「青 少年紅色之旅」等名義到大陸去的,每年一百幾十團次(有的團體一年獲資助去大陸幾次);主菜配菜,分得很清楚【註4】。青少年認識國情的機會真不少,光是 制服團體青年成員受助成行的人數,每年平均13萬人次以上;後者是民政事務局青年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寫到局的預算文件裏了。

所有這些愛 國教育活動都無可厚非,不過,儘管特府如此不惜工本投入人力物力做年輕人的思想工作,收效似乎甚微,背後無疑有兩個決定因素:一是大陸多方面實況太負面, 並非一兩次參觀學習就可把港青都變成愛國愛黨,甚至很可能弄巧反拙,愈接觸愈覺得不對勁(今天港人得到有關大陸資訊的管道很多,不像七十年代大學生北上參 觀訪問那樣只得到片面甚或虛假的資訊);一是「青年事務委員會」領導成員的年齡、背景和意識形態與一般港青格格不入,說的話做的事因而沒有說服力。

「青 年事務委員會」現主席陳振彬(55歲)有商界、左派和「社團」背景(九龍社團聯會會長),而且是當紅的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其餘三十個委員絕大部分是富 二三代、各地各級的政協、民建聯成員等等。此外,有好幾個委員近年還曾經有過一些專業操守方面的的壞新聞。如此機構,就算多得幾倍的活動經費搞活動引導港 青愛國愛黨,無疑也不過是白費氣力拉牛上樹,佔中一樣會發生。出現這樣的一套當權派自己友領導的青年工作,乃是現屆特府那種「黨而不群」的組織路線決定 的,試問又怎能在當今那種精神面貌的年輕人之中有吸引力?

專制統治之下,領導人總是要求年輕人按照他們指定的方向「發展」,世世代代不 變,乃至千秋萬載。這無論是共產黨還是納粹黨都一樣。1939年希特拉在一篇對青年的演講裏說:「我們要求國民忠心,你們就必須學會忠心;我們要求國民遵 命,你們就要學會遵命。……德意志的旗幟永遠不能丟。你們同樣有權要求未來的世世代代想法像你們一樣。」【註5

希特拉的講法,無疑也是 大陸的官方青年工作理想模式。在大陸,十四至二十八歲人當中的積極分子加入共青團,《團章》總則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 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小孩子六至十三歲的,就加入少先隊。後者是黨「委託」給共青團領導的兒童組織,隊章裏說:「中國少年先鋒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 主義的預備隊。」一層一層的後備軍、預備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求未來的世世代代想法像黨今天要求的一樣【註6】。在共產黨革命起家時期有這樣的組織有 其道理,但在訊息革命、社會千變萬化的今天,這種對黨國領導人絕對忠誠的社會組織方式,只能是發展的桎梏。然而這卻是香港當權派要推行的青年工作大方向, 目的說得隱晦一點不過是策略需要,免得富家子弟真的怕了共產黨要馬上移民。

民主國家的做法不一樣。有些國家的青年工作部門只提供輔導及福利;另外一些則比較進取,從公民權益角度定位,做年輕人的充權工作(empowerment),例如澳紐等國的例子。

澳洲,每一個省都設半官方的青年事務議會(Youth Affairs Council),主要工作是政務和維護年輕人權益、引導年輕人參與所有有關青少年的政策制訂、實施、監督和反饋過程。議會的領導有年齡限制,例如維多利 亞省的青年事務議會章程規定,董事會設雙主席制,其中一位必須是「年輕人」(定義為二十五歲、十八歲以上),其餘八位董事當中,還必須有其他四位「年輕 人」,議會的發言人則須由其中一位出任。現任的董事,除了司庫,都是青年工作專業人士、社工、專上學生、教育界、人權及LGBT活躍分子,而且都沒有商界 背景【註7】。

民主國家除了一套以開放和公平為準則的核心價值之外,沒有特定的意識形態目的,所以政府不會強行定義年輕人的「發展方 向」。所以,上述澳洲的青年事務議會,無論宗旨和運作方式,都與香港同樣是半官方的青年事務委員會裏面充斥着當權派富二三代的情況大異其趣。當然,以引導 港青愛國愛黨為目的的話,董事的確是由老一脫的政商人士擔任為佳,三十人當中有一個半個九十後作陪襯就可以了。

在民主國家,公民是主體,而未來是開放的,所以體制鼓勵年輕人參與政策制訂,讓他們有份設計未來。在專制的國家裏,領導集團是主體,社會是既定的封閉的,年輕人只不過是領導集團的「後備軍」、「預備隊」、幫工、打雜(其實這何止是年輕人呢?)。

民主的確並非只講一人一票,與專制的分別貫串在社會的每一方面。

《信報》特約評論員

【註1】市場學對世代消費決斷模式差異的研究很透徹,可參考http://www.uschamberfoundation.org/millennial-generation-research-review

【註2】見今年已通過的政府預算案中的《總目53—政府總部:民政事務局》422頁的文、娛、康、體、藝(綱領456)開支數字http://www.budget.gov.hk/2014/chi/pdf/chead053.pdf

【註3】同上文件,頁410

【註4】見「青年事務委員會」網頁提供的資料http://www.coy.gov.hk/filemanager/template/common/images/funding/2014_15/cpsost_list_tc.pdf

【註5】希特拉的言辭英譯見https://archive.org/stream/AdolfHitlerSpeechToTheGermanYouth1939#page/n0/mode/2up

【註6】共青團《團章》和少先隊《隊章》分別見http://www.gqt.org.cn/ccylmaterial/regulation/http://61.gqt.org.cn/sxd/200905/t20090512_239909.htm

【註7】澳洲維多利亞省的青年事務議會資料及章程見http://www.yacvic.org.au/about-us/board-of-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