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

期望青年人開創香港未來/文﹕盧子健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這一句凝聚千年智慧的古語,正好描繪了當前香港社會運動和民主運動的形勢,亦描繪了我個人的心境。
 

在此先預告﹕我在本報筆陣的筆耕將於本月底告一段落。自20061月底開始,到10月底,我在筆陣撰寫文章已經105個月,很想休息一下。
 

最近兩年,目睹在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中青年學生指點江山的表現,更覺時光飛逝。青年學生是香港的未來,他們亦正在親手開創香港的未來。
 

世紀70年代,我是當年蓬勃的學生運動的後期參與者;到了80年代是興起的民主運動的早期參與者。從今天的青年學生的身影,我不禁重溫當年年輕一代充滿改革社會的熱情的日子。但比較起來,今天的青年學生比當年的更能幹、更聰明、更有衝勁、更有魄力。作為學生運動的過來人,我對青年學生改變社會、開創未來的能量充滿期望。他們站到台前,也是我們這些上一代人淡出的時候。
 

經過剛過去個多月的罷課行動和其後的佔領行動,香港歷史從此再不一樣。青年學生帶動社會運動和民主運動之勢已成。我個人的印象是﹕青年學生政治醒覺的一個轉捩點是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這也是香港公民社會發展的一個轉捩點。是次大遊行是自上世紀80年代後我第一次感覺到有大批青年人參與社會行動,相信其中不少已成為今天社會運動的主力。而在過去11年,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投入多次重大社會行動﹕保護維港、保衛皇后碼頭、反高鐵等等。直至兩年前的反國教運動則是另一個分水嶺。中學生的行動帶動了社會大眾的呼應,是罕見但極富象徵意義的現象。


社會整體政治意識不斷提高
 

是什麼令到青年學生成為社會運動的帶頭人,這會是學者有興趣研究的一個課題。我對這個課題未有深入研究,但過去十幾年香港的一些重要社會轉變,相信與青年學生運動的興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第一,是香港社會整體政治意識不斷提高。對此,很多時候政府官員會用「政治化」一詞來形容,帶有負面含意。其實是他們未能面對民眾政治意識的提高。現在我們經常見到很多「普通」市民都能夠清楚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反而不少官員解釋政策時會結結巴巴。

識教育科肯定對提高學生社會意識起了作用,但我相信更重要的是年輕一代的成長環境。在今次佔領運動中,出現了很多我們上一代不可能想像的現象。不少父母支持子女參與行動、為子女請假以便他們罷課。在教育界,很多校長老師對罷課採取寬容態度。其中一個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例子,是一家中學的校長在集會中讓學生在討論後投票決定是否進行升國旗禮。這種通識教育比任何課堂內所做的有更大影響。
 

第二,是互聯網興起這個全球大趨勢。在互聯網的平台上,年輕一代有無數表達自己的機會。這個平台也是一個完全平等的國度,沒有真實世界中的階級、輩分、權威。互聯網亦有互動和迅速聯繫的特點。青年人本已富有動感,互聯網世界令他們如虎添翼。

佔領運動演變成為沒有領導的社會運動,並非偶然。青年人有了想法,很快便有行動,不需要領導者告訴他怎麼做。有些行動很快有人模仿,遍地開花。也會有人構思另類的行動,創新出位。傳統的很有組織的社會運動的模式,日後可能會逐漸式微。
 

第三,是這一浪青年學生的政治覺醒完完全全是在香港回歸中國後出現。
 

回歸後,香港再不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年輕一代更期望要當家作主。所以,在中港不斷融合的過程中,香港本土意識卻不斷增長。這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是辯證的對立統一。當香港人愈意識到自己是生活在一國(中國)之內,就更重視維持香港一制的獨特性。
 

年輕一代的本土意識更加強,因為他們日後還會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生活一段很長、很長的日子。他們或者是積極親手塑造自己的未來,或者是任人擺佈。他們選擇前者,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代溝可能導致不同看法,但世界長遠來說是屬於年輕一代,我們不必太狹隘,更不應霸道。
 

應尊重年輕人當家作主精神
 

年香港青年學生的行為,被北京及其在港支持者視為激進、離經叛道,這只不過是當權者的狹隘和霸道。至於說外國勢力興風作浪、挑動香港社會矛盾的說法,更是可笑。港英統治香港百多年,結果是學生運動在上世紀80年代支持民主回歸。現在香港回歸中國已經17年,北京牢牢掌握香港的政治和經濟運作,有大量時間和用大量資源搞國民教育、愛國教育,何以青年人對國家有更大的「抗拒」呢?不難看得出,青年學生抗拒的是強權,不是中國人的身分。他們爭取的是公民和政治權利,當家作主,與世界上其他地方千千萬萬的青年人並無二致。
 

北京和香港的當權者若不去深入認識上述社會現象,反而用上綱上線的鬥爭思維來看待青年學生運動,這是香港的大不幸。香港的未來是否光明,不在於是否國家給予香港什麼優惠,不在於特區政府制訂了什麼高明的發展策略。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年輕一代有發揮創意的空間,他們的當家作主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尊重。他們有能力為香港開創光明的未來,也唯有他們才能開創未來!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