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紀曉風: 香港書展變香港書「剪」 名著《香港簡史》中文版被河蟹





香港人一直念茲在茲極之珍視的核心價值,恐怕又再度受到嚴重損害。今次受害的,就是我們的出版自由。

由 港大學者撰寫的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近日被翻譯成中文版《香港簡史》,由被納入左派出版大本營聯合出版集團的百年老店中華書局出版。本來,此書可為正在舉行的香港書展添上一抹重新 認識香港歷史的華彩,但結果卻是令香港出版自由添上一抹大陸化的禁色。

老紀發現,市面上同一時間出現《香港簡史》的兩個版本。一本充滿敏感的嚴厲批評內容,另一本卻「被和諧」得一乾二淨。老紀與作者聯絡,發現作者很可能至今仍被蒙在鼓裏。想不到內地發生的出版審查,竟然正式佔領香港。

整個故事,要由一本英文歷史書說起。

此 書名為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由香港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是學者高馬可(John M. Carroll)【右圖】的著名作品。資料顯示,高馬可是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德克薩斯大學和聖路易斯大學,現為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兼歷史系教授,主要 研究現代中國史、香港史及亞洲的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老紀問過學術界的朋友,他指研究「香港歷史」時,通常都會引用高馬可的著作。事實上,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在學界也頗具名氣,亦是立法會圖書館的參考書目之一。可見,無論是作者或此書,在學術上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這 本作品最近就被中華書局翻譯成中文版,名為《香港簡史──從殖民地至特別行政區》,作者亦擴寫了最後一章。而老紀收到內部消息,指這本新書的原版被緊急回 收,「三中商(三聯、商務、中華)已火速收埋,但Page One和誠品就因為收書需時,還可以買到」。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同一時間,這本書的「新版」已經可以在中華書局的香港書展攤位買到。

於 是,老紀先在銅鑼灣香港誠品買了一本(另外一本在銅鑼灣Page One也訂到),然後在中華書局的書展攤位買了一本,兩本並排,一翻之下,果然發現兩本書的內容有極大分別。簡言之,誠品賣的是「敏感版」,內裏包含眾多 對中國政府的嚴厲批評;至於在書展發售,則是「和諧版」,大量敏感內容都「被和諧」得一乾二淨。

老紀本着求真精神, 立刻到書店買了正宗的英文原著,並作詳細對照,發現「敏感版」的敏感內文與英文原著完全符合【表】。例如原著提及過,中國政府是「遠比殖民政府更專制的政 府」,而且大多數香港人「寧願接受英國殖民統治,而不想被中國統治」,如此「政治不正確」的內容,在「和諧版」中被完全刪去。至於對前領導人李鵬、前港澳 辦主任魯平及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的點評,亦被完全刪走。有些改動非常具針對性,例如將「總理李鵬在520日頒佈戒嚴令」改為「北京在520日頒 佈戒嚴令」,似為十分忌諱「李鵬」這個名字。再者,很多不利香港和中國政府的民意調查也統統被刪除。

更重要的是,書店職員向老紀表示,英文原著只有一個版本。換言之,作者從來沒有作大幅修訂,因此,「和諧版」很可能是憑空地「被創作」出來。

老 紀以電郵聯絡身在海外的高馬可。他一開始表示「沒有看過中文版」(have not see the Chinese edition (or editions)),因此不能評論。老紀後來把相關內頁掃描再電郵給他,高馬可卻似乎有點「難言之隱」,表示「我肯定你也能想像,我現在不可說太多。但 我只能說,原版(敏感版)符合我數周前從中華書局收到的校對樣本」。(As I'm sure you can imagine, I cannot say much more at this stage. What I can say, however, is that the original version corresponds to the proofs that I received from Chung Hwa several weeks ago.)言下之意,高馬可已經幾乎證實了,自己本來以為市面發售的是「敏感版」。

再 者,他明明看過校對樣本,卻又在電郵中表示「have not see the Chinese edition (or editions)」。換言之,他似乎對市面上同時出現兩個中文版的事並不知情,亦很在可能根本未曾看過「和諧版」。必須指出,《香港簡史》是一本由學者 撰寫的學術著作,內容具一定的權威性,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甚至沒有資格改寫,更遑論這是一個大幅度的增刪!

事實 上,老紀亦發現兩本書有多個可疑之處。首先,兩個中文版無論是封面、譯者和責任編輯都是完全一樣,只不過印刷「敏感版」的是「陽光印刷製本廠」,而「和諧 版」的是「美雅印刷製本有限公司」。老紀翻開出版資料一頁,更發現兩本書都列明是「20137月初版」,當中完全沒有「修訂版」或「第二版」的字眼。

修訂版理應標明不同版次

另 外,「敏感版」的封面和封底有可用作書籤的「書舌」,上面即有作者和譯者的簡介,但「和諧版」卻沒有這兩片「書舌」,讀者亦無從認識兩人,明顯於理不合, 似乎是因為「和諧版」印刷趕急,所以來不及製作「書舌」。最離奇的是,兩本書的國際標準書號(ISBN)不同,「敏感版」的ISBN是 「978-988-8263-20-2」,至於「和諧版」的則變成「978-988-8263-34-9」【中圖】。老紀請教過有多年出版經驗的次文化堂 社長彭志銘,他表示同一本書很少會有兩個ISBN,即使是經修訂的版本也不會用一個新ISBN,直指這個情況非常罕見,而且就算真的要轉,也不會由202 直接跳到349。彭志銘又說,但凡有修訂,業界的做法一定是會在書中標明是「修訂版」,「點會好似佢咁鬼祟?咁樣有欺騙成分喎」。

由 此路進,出版社一方面不註明「修訂版」,另一方面卻又改變ISBN,則很大可能是,有人想確保讀者不知道市面上存在兩個版本,但同時又希望回收書本時可以 有一個號碼作依據,以至將來點算存貨時也知道眼前的是「和諧版」還是「敏感版」。事實上,正如上述,內部消息人士向老紀表示,「敏感版」現正在市場上被大 量回收,而屬同一機構的中華書局、商務書店和三聯書店都只剩下少量「敏感版」。老紀昨日到旺角的商務觀察,則發現只有一本「敏感版」,而且放在整個書櫃最 不起眼的位置,似乎印證了老紀的推測。

至於《香港簡史》的出版社中華書局,本為百年老店,但在中共建政後已日漸變 色,並於1988年被併入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根據聯合集團的官方網站資料,該集團在內地的業務不少,副董事長兼總裁陳萬雄是全國政協,而助理總裁 梁兆賢亦是親建制之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會董,其餘的董事長文宏武,以及兩名董事賀路明和李濟平似乎都是內地人,三人都在內地畢業及擔任高職,可見公司的 管理層都有濃厚的「紅色」背景。彭志銘就表示,行內人其實都早已知道,中華書局的高層「都是由上面派來的」。

老紀昨天兩度致電中華書局出版部,對方每次都表示容後會聯絡老紀,但至截稿前仍未回覆。另外,老紀亦曾致電中華書局市場部副經理的手機,但一直無人接聽。

大 家必須認清,此事絕非純粹出版社與作者的一個小糾紛,而是涉及香港的出版自由,絕對是值得社會高度關注之事。熟悉中國問題的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就指,不排除 事件涉及出版社內部有人事鬥爭,開明者希望出「敏感版」,上層卻可能想出「和諧版」,結果出現這情況。他又不排除,出版社印刷「敏感版」後,高層發現時已 經太遲,所以才急急出一個「和諧」的新版本。他估計,近期中港矛盾加劇,所以北京擔心如此敏感的書會加深兩地人的隔膜。

內地出版審查歪風襲港
一 般書籍要內地印刷或發行,不但要經過重重關卡及多次審查,就算最後成功,一些他們認為敏感的內容,很多時都需要刪改,甚至有可能最後被拒絕印刷。可悲的 是,這並不是新鮮事。如2003年中國南京一家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的出版社──譯林出版社,推出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希拉莉.克林頓的自傳作品《親歷歷 史:希拉莉回憶錄》(Living History)的中文版。但是,由於中文版有不少地方對英文原著進行了刪節和改動,希拉莉曾經發聲明投訴,指她的說話受到刪改,淡化了她對中國的批評。

2013 年頭,美國漢學家傅高義新書《鄧小平時代》中文版在中國內地出版發售,書中以單列章節「北京:一九八九」近三萬字,比香港出版的未經刪節的完整版少了一萬 字。雖然有詳細描述了「六四」事件經過,但是,據法國周刊《國際信札》的報道,該書的香港版和內地版對照,香港版全書正文約59萬字(不包括注釋和索 引),大陸版刪掉約54千字,約佔9%。內地版注釋部分刪節超過20%,索引部分則由近40頁刪到10餘頁。內地版全書有關「六四」部分的三章刪節最 重,佔17%。「鄧時代關鍵人物」兩萬字全部被刪除,其他章節平均刪節3.2%左右。

其實,香港碼頭工人亦遇到相似 事件。他們計劃在今年的書展出書《撐到底》,卻一波三折。根據社交網站「大眾碼經」專頁的說法,他們的編委5月底已計劃趕在書展時出書。當時,他們聯絡香 港的印刷廠,但由於臨近書展,印刷廠有大量書籍需要處理,於是只好向內地廠房求救。但內地廠房要求先看初稿,本來願意為他們印書,但是後來又表示內容敏 感,不宜交由他們印刷,當時距離書展只有不足三個星期。幸最後找到台灣印刷廠幫忙,才能順利把書印好。

以上種種的例子,加上現在《香港簡史》活生生的事例,內地印刷「不自由」風氣似已「殺」到香港,更企圖在大家神不知,鬼不覺間移形換影,逐步損害香港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