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8日星期三

黎則奮: 碼頭工人罷工得失評說




回歸後歷時最長的碼頭工人罷工終於告一段落,即使外判商永豐反口不肯向願意復工的工人支付津貼,橫生枝節,但相信在幕後各個勢力的斡旋下,事件最終會得到解決,而矛頭指向和黃集團的工運,暫時會寫上句號。

今次罷工勝負誰屬,各說紛紜,但其實都是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的表述,只着一點,不及其餘,猶如瞎子摸象,各自找到自己自以為是的「真理」,各個都不是事實和真相的全部。

如果從表面的成果看,要求加薪兩成多的工人最終被迫接受只有9.8%加薪的方案,而永豐反口不肯支付津貼(加上津貼後,實際加薪幅度超過兩位數字,只是資方死要面子,堅持單位數字的加薪幅度,絕不認輸而已),工人的罷工鬥爭絕不能說是成功,但HIT終於承認貨櫃吞吐量按年跌兩成和損失達億元,並且首次願意以書面承諾加薪,改善工作條件及不秋後算賬,亦不能說罷工鬥爭是全然失敗,美其名大可說是慘勝。

有人說建議加薪12%的土共工會被迫在工運缺席,以至獨自提出逾20%加薪的職工盟最終妥協接受9.8%,是破壞工會團結、政客利益先行、出賣工人利益的行徑。但工聯會由始至終都沒有積極發動工人鬥爭,勞聯甚至在罷工期間加班做工賊出賣罷工工人,其後只是因要求加時工作倍半人工不遂而按章工作,工會一開始已經各懷鬼胎,各行其事,工聯會和勞聯分別代表的內運車司機和HIT直接聘用的員工,又怎能怪責代表外判工人的職工盟獨行其事?

至於指摘工運社運化和左翼包攬工運,亦非事實之全部,因為所謂「社謬」和「左謬」極其量只是左傾幼稚病,一廂情願地以為工運社運化可以反抗地產霸權和提升工人階級意識,但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越俎代庖,以為自己可以領導今次工運。事實上,今次罷工得到社會各界廣泛支持,籌款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850多萬元,恰好說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社會大眾普遍對地產霸權壟斷社會資產、扼殺社會生機深惡痛絕,同仇敵愾,而碼頭工人勞動條件之差劣,亦帶有一定普遍性,折射到各行各業的僱傭勞動上,所以一呼百應,形成前仆後繼、此起彼落的抗爭浪潮,矛頭直指以李嘉誠為首的壟斷資本主義王國。不過,如果說普羅市民的階級意識高漲,自在的工人階級(class-in-itself)可以透過今次罷工鬥爭成為自為的階級(class-to-itself),便肯定是盲目樂觀,昧於事實,因為激進去到學生多次發動抵制百佳、豐澤等抗爭行動,在社會上都沒有得到廣泛的回響。因此,不斷攻擊「社謬」和「左謬」的網民,如果不是對人不對事,別有用心,也是抬舉了社運和左翼分子,浪費彈藥。

說真的,政治鬥爭永遠決定於社會力量對比,今次罷工亦不例外。碼頭工人由上周末拒絕外判商提出的9.8%加薪方案到本周初突然轉軚接受,根據《蘋果日報》的報道,其實是罷工的工人因工種不同、處境有別已經出現分歧,為了共同進退,堅持罷工的工人也就不再堅持,接受妥協。老實說,分別隸屬三個工會的會員,合共也少於HIT全部員工的一半,還因政治取向和利益不同各自為政,是資方有恃無恐、長期不肯妥協的主因。要不是工運社會化,有在社會上惡化,蔓延至其他行業的危機,相信中共也不會在幕後發功,施加壓力,迫令李嘉誠和梁振英盡快解決工潮。
資本與勞動對立是社會上客觀存在的矛盾,當然不會因為一次工潮完結而得以解決。不單碼頭工人鬥爭以後會因資方故態復萌而捲土重來,社會上各個行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亦會因今次工運得到社會廣泛支持,發揮示範效應而趨於活躍。那裏有壓迫,那裏便會有反抗,如果資本家的貪婪不受制約,漠視企業的社會責任,由資勞矛盾激化產生的紛爭肯定會陸續有來,無日無之。今次碼頭工人罷工最值得肯定和積極的意義,相信亦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