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陶傑: 獅山奇譚




香港社會貧富分化,十年前特區政府還不斷提倡舊歌「獅子山下」,主題是:香港人應該「同舟同濟」,不要「爭拗」,共同締造「和諧」。

「獅子山下」只是一首浪漫的歌。藝術創作感性洋溢,追求的是一刻的情感宣洩,通常沒有什麼理性,作不得真。譬如約翰連儂的「 Imagine」:他叫人想像世上的人不必有任何宗教信仰,想像有一天,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在同一天空下,人人和平共處。約翰連儂的願望,非常感人,但要做到歌曲裡的境界,首先是梵蒂岡先行結業,然後是伊斯蘭教也退出人間。不要再讀《聖經》和《可蘭經》了,連和尚尼姑也紛紛還俗,然後手牽手一齊「共創」人間天堂。

約翰連儂的名曲快五十年了,但英美和歐洲沒有一個國家元首,在就職典禮致辭時(如果有就職典禮的話,英國首相就從來沒有)引述約翰連儂的這首「 Imagine」來提升士氣,呼籲國家「不要爭拗」?

這就知道香港特區之幼稚了。即使要愚民,改用另一個法子好嗎?一個政府理屈詞窮,本事沒有了,施展渾身解數,也無法得到市民的尊重,只有不斷將已故霑的歌詞拿出來,僭用人家的創意資,當做「政綱」的基本精神,只會令人覺得可笑。

與「馬賽曲」不同,「獅子山下」只是消閒的影音作品,用來做「政治 Soundbite」為何是可笑?理由與約翰連儂那首名曲,不能當真一樣。這個世界貧富懸殊,難做到「同舟共濟」。不是不可能,而是有兩大條件:第一,除非在一九一三年,英國鐵達尼號沉沒的時候;第二,世上除了北歐的芬蘭、挪威、瑞典等幾國,抽六七成,富人心甘情願,將財富奉獻出來,醫療、教育、公共資源幾乎全部免費,這才是真正的「獅子山下」。

但是北歐三小國,是否香港特區政府願意、或者能採行的「管治模式」?當然不是。《基本法》訂明香港實行低和簡單制。有這一條,香港直至地球毀滅之日都不可能「升格」成為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北歐。

至於鐵達尼號船艙分三等,在沉沒時救生艇並無富人壟斷,許多窮人在三等艙也上了艇,反而紳士級的富有人家,將救生艇的名額主動獻給婦孺,自己與船沉到了海底。這是那個時候英國紳士崇高情操的表現。今日英國紳士精神逐漸淡薄,假設鐵達尼號像「文化多元」一樣,也有很多「少數族裔」,今日沉沒時,爭先恐後,必定大亂。

香港即使在「獅子山下」高唱入雲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同舟共濟」過。「獅子山下」流行於一九八二年,戴卓爾夫人訪問北京,天安門廣場對面跌一跤,有錢人、中階級、任何有辦法的即刻辦移民。香港如果真能「同舟共濟」,移民顧問公司豈會如此發達?頭兩個字「同舟」就是有錢人不要跑。叫香港人恢復「獅子山下」的高官權貴,看看你們自己的子女,到床底下掏出你們那張居英權的入境密碼紙,或者老婆的加拿大護照,一小撮人的後路早已經搞定了,還「同」什麼「舟」?

今日朝鮮半島,北韓恐嚇發動核戰,聲稱軍隊隨時打過來,又豈見「三星」和「現代」的老闆家族紛紛帶着菲傭和跟班登上大韓航空,飛往美國加州的客機?這才叫做「同舟共濟」。香港經金融風暴,會有人像韓國人一樣,把自己的結婚金戒指拿出來熔掉,挽救國家嗎?

中國人是全世界嘴巴上將「國家」兩字掛得最多的民族。這也「國家」,那也「國家」。不了解中國人的人,以為最有無私奉獻的情懷,實際個個自私,有點辦法都做好「底抹油」的準備。真正有國家觀念的人,像劉曉波和艾未未,早就犯了國家天條。

「獅子山下」這首純潔的歌名,十五年來受到政治玷,慢慢也升上「愛國愛港」的政府宣傳口號的神枱。霑在天之靈看見不知作何感想。

我所認識的霑對政治了解不深,他多半覺得為遺作今日遍地開花,擁有龐大的市場感到高興。但「獅子山下」只是一首歌,別再來這一套了好不好?只要行低制、簡單制的地方,就不可能「同舟共濟」。這是一八四一年開埠以來,先天結構所決定,也是真正的資本主義制度所決定,也是中國人天生的難民基因所決定。「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能衍生這句千百年傳誦的成語的民族,何來有什麼「同舟共濟」?

我觀察多年,覺得上帝很會開玩笑,也很聰明:一個十三億人口的民族,如果擁有日本人的團結、美國人的純真、英國人的常識和排隊精神,這個世界豈不是被中華民族全部「大一統」了?不。上帝造人基因工程設計不同,讓世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天生自相殘殺,即使不斷繁殖,在倫敦巴黎掃貨,在非洲佔購礦,連美國荷李活開大片也要照顧其感情,修改情節。一個「錢」字,魔力無窮,全球無法制衡,只有鬥成性的他們,才能制衡自己。

五十年代的木屋區和廉租屋,語長片流行的時代,還有個楚帆那樣的形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拍過一輪人性情濃郁的電影。但那是清末民國廣東文化殘餘的遺傳。舊時農村雞犬相聞,雖也「老死不相往來」,總不至於後來互相發、有街坊組長監視言行的畸形現象。經此一洗牌,仁義禮信幾已滅,當雞蛋和肉類都不能吃,奶粉也沒有信用,連自己的下一代生機也膽敢割除,只為了眼前賺錢。「同舟共濟」?你自己也不信,一首好歌,淪落為謊言,霑太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