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明報社評: 通識試題敏感是實事求是 考六四評分必須公平公正




2屆文憑試通識科本周三開考,並以六四事件、國民身分認同、立法會「拉布」等敏感事件為題目。六四、拉布等都是社會關注的議題,試卷設計反映考試沒有迴避敏感話題,符合通識教育的本意,有助老師教學選材時不作自我審查,當局的做法值得肯定。至於有考生擔憂答案不符「官方標準」而失分,將令大家拿放大鏡去審視試卷的評分,考評局評卷時必須公平公正,勿因考生的立場影響分數,否則會遭到社會唾罵,通識教育科也會遭到重創。

繼去年首屆文憑試引用「政黨政治」出題後,今屆文憑試通識科首次引「六四事件」入題,要求考生解釋驅使港人參與諸如六四燭光晚會、登上釣魚島及四川地震賑災等「與國家有關重大事件」的原因,並分析此舉能否增加其國民身分認同。另一題則問及立法會「拉布行動」,要求考生解釋部分議員發起「拉布」原因,並分析事件對香港市民的利害。

根據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評局編訂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通識教育科旨在「透過探究各類議題以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觸覺」,通識科的學習不能閉門造車,老師與學生也不可以活在象牙塔,而是必須走進社會。今屆考試以六四、國民身分及拉布為題材,符合通識科的本義,值得肯定。

香港的教育制度一大弊端是考試為本,公開試不考核的知識,學校甚少教授。如今通識科的試題觸及港人關心的社會時事,除了學生對此會有一定認識、有利學生發揮外,也可清楚向學校及老師傳達明確訊息,就是:教學不能脫離現實,不能把學生訓練成井底之蛙或只懂死背標準答案的書蟲。

考題不迴避敏感題材是正確的做法,接踵而來的考驗則是如何評分?事實上,有考生對試題提及六四事件感驚訝,也有考生以「盼為武力鎮壓平反」作答,事後卻擔憂不符「官方標準」而失分。

去年文憑試通識科考卷,曾以敏感的「政黨政治與政府管治效能」為題目,也引來部分考生擔心政治立場影響得分,結果放榜後教育界普遍認為政治立場未有影響評分,只要考生言之成理就能得到相應級數,社會疑慮一掃而空。有了去年的經驗,本屆考生也應抱同樣信念,毋須擔憂政治立場會影響得分,作答貴能推論恰當、有理據支持。

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的通識科課程及評估指引清楚列明:「在探討具爭議性的議題時……在考試中,不會因為考生答案的觀點/隱含的價值觀與閱卷員不同而引致分數扣減。閱卷員的評分是基於所建立論據的素質,而非背後的價值觀。」這是白紙黑字的官方承諾,去年做得到,今年涉及六四、國民身分、拉布時能否同樣做到客觀公正,全港勢將拿放大鏡緊密盯。出對了題,走對了一步,若然在評卷時有偏頗,將引起社會反彈,閱卷員切記評分準則,切勿辜負港人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