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昨日表示在適當時候才開展政改諮詢工作,他和政府就2016年立法會和2017年特首選舉安排顯得胸有成竹,相信他有他的理由,然而,客觀上完成政改5部曲需要一定時間,我們認為宜早不宜遲,因為政改極具爭議,政府應該盡早開展諮詢,讓社會有充分時間討論,構建共識,以免時間緊迫而在死線的壓力下衍生緊張的社會情緒。
除了時間問題,今次政改,政府應該從長遠角度,審視即將到來的普選年代的特首角色,研議一個特首不再是孤家寡人,而是由特首帶領執政團隊施政的體制,改變回歸以來政府在立法會缺乏穩定可靠的支持,以致施政舉步維艱,甚至施政失效的局面。
政改5部曲需時 及早啟動減少死線壓力
雖然政府對政改好整以暇,但是北京官方就特首條件表態,部分港區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和本港民間熱切討論,這種「周邊熱、港府冷」的現象,或許官方認為藉覑施放試探氣球,看各方、特別是民主派的反應,以掌握更多情況謀求對策;不過,政改議題十分敏感,朝野本已缺乏互信,過去幾日各方說法,因為缺乏實質資訊,大多淪為表態式回應,各自表達既定立場,沒有交集,沒有討論基礎;特別是泛民陣營會認為政府基於政治考慮,採取拖延策略,壓縮諮詢時間,民間益發增加猜疑,客觀上為「佔領中環」火上加油,若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到正式開始諮詢時,整體社會已經陷於繃緊狀態。我們認為及早開展諮詢,廣邀各界提交方案,集思廣益,透過實質討論才有可能求同存異,構建共識。
今次政改諮詢關乎2016年和2017年兩次選舉,會一併進行,所需時間應以完成2016年立法會選舉安排為準。唐英年任政務司長時,曾經處理2012年政改的諮詢,他表示今次要完成政改5部曲,可以參考2015年要完成本地立法來倒數,以往一般要一個立法年度才能完成,亦即今年10月就要啟動整個程序,時間上比較緊迫。事實上,2012年立法會選舉安排,2010年6月在立法會原則通過,翌年3月才通過《立法會選舉條例》的具體安排,然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選舉事務處據之以籌備2012年9月的立法會。
按所需時間計算,則2016年立法會選舉安排,最遲要在下一個立法年度(今年10月)開始之時,就要開展。今次政改諮詢,因為涉及特首普選的里程碑式轉變,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2017年的特首選舉安排。其實2016年立法會選舉安排的重要性,不亞於特首普選,因為2020年立法會全部議席也要普選,若2016年立法會選舉安排未能朝向普選調整,例如民主進程絆腳石的功能組別議席,到2016年仍然不見「循序漸退」,則2020年時立法會議席選舉是否真普選,就會成為懸念。按事態性質和涉及範圍較廣泛,2016年政改較2012年更複雜,理應需要更多時間討論,以匯集意見,凝聚共識。
增加提名委員會民主成分 減少假普選疑慮
至於特首普選安排,近日各方說法,焦點在預選、篩選,這個部分當然重要,因為關乎是否真普選,不過,若放眼香港的情況,特別是雙普選指日實施,則在普選年代有兩種情況值得注意,政府應該盡快開展諮詢。分別是:
(1)《基本法》附件一有關特首產生辦法是否適應轉變需要。附件一規定「行政長官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根據基本法選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日後提名委員會的組成、職能和運作與選舉委員會相若,若提名委員會的產生能夠取得港人信任,則不民主、假普選的疑慮,就會一掃而空。所以,回應特首普選,若能強化提名委員會的民主成分,很多分歧和矛盾就迎刃而解。
(2)特首普選辦法與安排,只解決了選出特首的問題,若其他政制安排依舊,一名經普選產生的特首和其率領的政府,在立法會仍然沒有強固支持,未能確保特首施政和政策、政令可以順利推行。前兩任特首董建華和曾蔭權因為在立法會無票,施政困難以至焦頭爛額,是活生生的教訓,現任特首梁振英本來要改組政府,加強施政力度,也因為立法會阻撓而告吹。
另外,即使到2020年立法會議席也全部普選產生了,從市民授權和認受性而言,此際的特首與立法會議員不相伯仲,若特首仍然是孤家寡人,並無政黨或強固的執政集團支持,則特首的施政仍會舉步維艱。因此,政府應該看到普選年代本港政治生態將煥然一新,現在是探討政治體制轉變以適應實際需要的時候,否則本港依然走不出內耗不止,窒礙經濟、社會、民生等各方面發展的局面。政府對今次政改應該有一個認知,就是並非安排選出一名特首那麼簡單,而是要回應政治生態轉變,開始檢討政制全面發展的必要。
(評政改前路‧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