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星期日

明報社評: SARS十年須汲取教訓劏房衛生成社區新隱患




SARS爆疫轉眼已10周年,最近「新SARS」在外國出現案例,香港是否已汲取了教訓,準備好迎戰?10年過後,港人的防疫意識確已提高,但社區部分後巷天井仍是烏煙瘴氣,醫院病3呎的標準仍未落實,內地野味市場仍然活躍,更重要的是,10年來自由行大行其道,中港人流往來比以前更頻繁,加上衛生條件極差的房近年散佈社區,若新SARS真的到來,香港是否有能力應付,實在叫人擔憂。政府應藉SARS10周年,全面檢視香港公共衛生現,做好防疫的準備。

距離不足野味仍在  危機隱患叫人憂慮

要說明香港經濟已走出SARS的谷底,最佳指標莫過於淘大花園的樓價。SARS重災區淘大花園,在200308年仍未能擺脫陰霾,樓價遠低於全港平均呎價,但去年開始淘大呎價已超出全港平均呎價,最新呎價更已破萬。10年以來,香港整體樓價租金飛升,自由行帶旺零售業,經濟早已復元,但在抗疫路上,10年前的教訓,香港又記取了多少?

港人雖然善忘,但說港人已全然忘記了SARS的教訓,也不符合事實。今天若有人患上流感,不少都自動自覺戴上口罩,社區一旦出現疫症,醫院、口岸等地的防疫措施可迅即上馬,早年豬流感事件亦反映香港對疫症襲港十分敏感,「有殺錯冇放過」,加上10年來醫療科技的進步,相信萬一疫症再來,香港也不至於像10年前一度束手無策。

只是,社會部分環節似乎仍未全然汲取教訓,叫人擔憂,包括﹕

一、病距離﹕10年前SARS曾在醫院病房集體爆發,源於帶病毒的飛沫可在3呎內感染他人,但本報上周報道,記者曾觀察3間公立醫院的內科病房,唯獨已擴建的威爾斯醫院能有3距,伊利沙伯及瑪嘉烈醫院的距只得12呎多,甚至,有專家直指病房擠迫如「房」。

二、公共衛生﹕當年SARS在社區爆發,令人關注舊區後巷的衛生極為惡劣,官員也參與清潔,而疫症最終令本港全面檢討樓宇維修及強制驗樓,衛生情大有改進。事隔10年,當年黑點後巷情大為改善,但本報記者發現業權不清的天井依然烏煙瘴氣滲臭水,成為城市隱患。

三、野味禁之不絕﹕SARS由蝙蝠傳至果子狸再傳人,結果當年廣東曾大舉關閉野味市場。10年後,本報早前走訪廣州野味市場,發現即使市場未有擺明車馬售賣,但附近食肆隨時有「地下交易」,1000多元人民幣便買到一頭野生果子狸。野味禁之不絕,危機仍在。

除此以外,10年來本地社會及中港兩地都出現了巨大變化,SARS後的社會變遷,亦為疫症帶來新危機,例如﹕

一、自由行更頻繁﹕自由行大舉開放,是SARS之後的產物,但人流愈頻繁,中港兩地之間的阻隔愈少,一旦疫症再臨,不論是內地傳來香港,還是香港傳回內地,都只會更為快速,病人的追蹤亦更困難。自由行直接帶旺了香港經濟,但同時為未來的抗疫帶來新挑戰,中港兩地政府應建立更佳的溝通渠道,適時交換公共衛生的最新信息,任何的隱瞞只會帶來更大的禍害。

二、房衛生惡劣﹕當年疫症在社區爆發,其中一個源頭正是樓宇的排污渠,10年過後,新樓的建築已改進避免U形渠乾涸,但社區卻湧現了一種比U形渠更差劣的居住環境──房。這類單位大都經過非法改裝,加建廁所排污渠,部分住客「吃喝拉睡」都在同一地方,衛生環境之差可想而知。一旦疫症再次爆發,房勢成播毒的溫,港大專家袁國勇亦已提出相關的警告。

政府須拿出政治勇氣  提出消滅房時間表

房實際上等同現代的貧民窟,與數十年前的山邊木屋無異,是一個現代城市的恥辱。當年木屋區大火,即有大量災民無家可歸,如今若在房區爆發疫症,後果同樣叫人不寒而慄。10年過後,香港經濟早已走出谷底,理論上社會比10年前更富裕,資源更豐富,抗疫應更有能量才對。政府必須拿出政治勇氣,全面檢討香港的防疫政策之餘,更應拿出政治決心,提出消滅房的時間表,好好記取10年前血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