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

劉銳紹﹕佔領中環與評估底線




近日「佔領中環」成了熱門話題。據報道,民主派人士還打算下月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提及此事。由於此事仍在發展中,暫難預測結果,一切要看各方怎樣互動。但是,官方不能掉以輕心,它將會堵塞?壓制?還是溝通?良性互動?將是關鍵所在。

(一)為什麼出現

佔領中環的建議?

這建議由溫和的民主派學者提出,反映他們在長期爭取民主的過程中已感到無奈,認為需要採取有觸動性的方法,才能達至真民主的目標。事實上,這不單是他們的無奈,也是大多數市民的無奈。所以,當「佔領中環」的話題出現後,很快就受到熱議。

眾所周知,在官方(北京和港府)與代表主流訴求的民主派討論政制發展的過程中,曾出現一些契機,但最後在官方只願「寸步而行」之下而浪費了。官方強調的是「循序漸進」,而民間則要求加快速度,並應按官方承諾的時間表進行。中間的落差,形成了障礙。

更令人感慨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官方顯示了固有的功利主義,即使2010年通過政改方案後,北京與民主派的接觸就停止了,僅有的私下接觸,也變成「摸底」和暗中掌控,沒有趁關係稍為好轉的機會進一步誠意溝通。正因為沒有實質進展,部分民主派感到不能乾等,乾等只會被拖死,才會出現更前衛的構想。可見,如果官方處處從自己的利益(絕對掌控大局)出發,只求降溫,跟覑「逐單計數」,能拖就拖,只會積累炸彈。

(二)「佔領中環」如何發展,

能否成功?

思考的因素包括:

1 發起者是誰?如果由被視為「激進」的人士組織,參與者將減。這反映香港目前的主流民意仍不像官方所說的「激進」。

2 發起者能否做足事前的解說工作?包括剖析行動的意義、政治操作性、法律觀點、國際事例等,讓參與者認同行動的作用。

3 什麼時候行動?是經過長期醞釀,動員,然後蓄勢待發(例如「七一」)?還是視乎偶發因素(例如政府出現某些錯誤決策)?這將會影響行動的時機和效果。

4 具體行動怎樣安排?大規模佔領?還是局部佔領?固定地點佔領?還是流動式佔領?

思考上述因素時,也要考慮市民的接受程度,以及會否失控?過去一些活動,組織者都以和平、理性為原則,但有時候也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事。必須妥善掌握力度。

(三)官方應該怎樣回應?

將會如何回應?

一切視乎官方如何解讀「佔領中環」。官方有一種慣性反應,就是背後有外部勢力通過本地勢力起作用,必須警惕;此外,官方又認為香港已出現「愈激進愈有市場」的形勢,但卻從來不認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建制之內,也有人認為「佔領中環」只是民主派的策略而已,加上民主派「一盤散沙,難以成事」。不幸的是,內地個別可以影響香港命運的人士已出現一種思維,就是對香港的「失衡現象」感到不耐煩,認為「要多管一點」(事實上這種思維始於2003年),「香港人太不懂得珍惜了」。更極端的想法是:「香港已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大不了就少一個香港」,引出「先通過緊急法例,禁止佔領公眾地方」的建議。這種意見暫不是官方的主流,但決策者必須清醒,不要受這類盲目的意見誤導。

筆者不希望各方出現誤判,所以,各方應該知己知彼,既有自己的立場和訴求,但又要了解對方的底線,準確拿難和行動,才算高明的政治智慧。官方應該從寬鬆、解結的角度,因勢利導,拋開功利主義,與民主派和各界溝通,切忌強權政治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