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星期一

統計員見劏房掉頭走 一屋多戶 工夫倍增




【明報專訊】繼本報率先揭發統計處前線人員涉嫌在就業等調查上造假,有統計員向本報表示,大批統計員上門調查時,一旦遇上「劏房」戶,便會訛稱「無人應門」而不做調查。因為,調查「一劏四」的住戶,按統計員的工作指標只算是一宗個案,卻要做4份問卷,不合「化算」,因而造假,令香港政府的重大數據,長年沒有反映最基層劏房戶的實況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對本報說,他一直質疑統計處的劏房數據偏低,「這幾年我特別留意,會花時間問街坊,有否接受過統計處家訪,換來的回應是幾乎沒有」。

質疑數據偏低 何喜華﹕街坊鮮受訪

此外,就本報昨天報道「統計處調查涉造假」,統計處昨午向傳媒發出新聞稿,表示正調查事件,適時會向外公布,以釋除疑慮。不過,統計處上周五回覆本報時稱,由於有上司監督,因此統計員「不會出現迴避進入劏房單位調查」的情況,而統計處昨晚再次回覆本報時,則承認統計員若在一宗受訪個案中遇上4個劏房戶,須採訪4份問卷,處方只會視為一宗個案。審計署發言人表示關注有關統計處造假的報道,並會密切關注事件。

統計處﹕調查事件 審計署﹕密切關注

本報過去半年先後訪問3名不願披露姓名的助理外勤統計主任(簡稱統計員,化名ABC小姐),她們披露統計處前線人員的造假行為。根據慣例,統計處每月會從資料庫抽選約9000個住址做「綜合住戶統計調查」,交由全體統計員家訪。統計員A小姐表示,統計員上門調查時,萬一遇上劏房戶,大多會「過門不入」。

A小姐解釋說﹕「假設做一個單位(調查)要做20分鐘,如果『當黑』,碰上是一劏三,甚至一劏四的劏房,工作時間便會增加兩三倍。就算成功完成4間劏房,根據工作記錄表制度(time-log sheet),也只算完成一宗個案,所以同事便索性瞞報。」

遇劏房虛報摸門釘或稱「空置」

她稱,總之「一見到單位大門有數個門鐘,便會心知不妙掉頭走。上報時只當作一個單位,不如實報是劏房,同時虛報未能聯絡受訪戶,或撒謊稱『保安員指單位空置』」。她又說,雖然指引要求統計員須訪問「未能聯絡的受訪戶」前後共4次才可結束調查,但統計員一般會繼續訛稱「之後經3次造訪都無法聯絡戶主」。

跟足指引家訪 同事怪「做壞規矩」

A小姐說,多年前她初入行,做老實人,所有問卷都跟足指引,「一打開門,單位裏面住了十三四戶,都會照做。做了幾次才訪問了八九戶,有時花上1個小時才訪問5戶」。其後,同事知悉她是勤力工作後,反怪她做壞規矩。因為,日後有統計員可能需要再次訪問這個單位,會「連累」他們往後無法再造假。

1992年至2005年擔任統計處長的何永鬉回覆本報表示,統計處應深入調查,「前線收集的數據是『磚頭』,如果這些資料造假,個個『磚頭』都死,問題很大」。他說,記憶中,沒有經歷過有人有意識地嚴重造假。

前統計員﹕九成前線職員曾造數

立法會公民黨議員陳家洛認為,統計處涉嫌系統性造假,極為嚴重,會令香港在國際社會蒙羞,促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立即嚴肅調查。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認為事件性質嚴重,若統計員造假情況普遍,應由審計署立刻調查。

此外,有不具名的前統計員昨致電有線電視表示,統計處「九成前線職員」曾經造數,比如家訪時遇到一個多人家庭,便會自行亂填資料。當問到就業問題時,為了盡快完成工作,也會難造答案或誘導受訪者回答,把受訪者剔除出失業大軍。上述說法與本報昨天報道的統計員造假手法可謂如出一轍。

對於統計員懷疑在做問卷調查時刻意迴避房戶,居於深水房的倫太覺得政府兒戲,令房戶資料不見天日。(盧翊銘攝)



5年減四成 數字受質疑

【明報專訊】統計處雖然沒有一個專門數據反映本港的劏房問題,然而,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成員蔡涯棉透露,政府曾向他們提供「居住在房間、床位及閣仔住戶」數據,並指這數據能反映劏房實況。然而本報翻查這數據的近年走勢,發現數據在5年間大跌四成,與一般市民相信劏房問題日益惡化的認知大不相同。

蔡涯棉﹕政府委大學再做房普查

蔡涯棉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據他了解,政府可能察覺問題,正準備委託大學轄下一間機構,重新做一次準確的劏房普查。

按統計處的「居住在房間、脇位及閣仔住戶」數據,由2006年的5.83萬戶,下跌至2011年的3.28萬戶,住戶人口也由11.15萬銳減至6.63萬(見圖)。不過,社會上其他一些劏房調查結果,卻與統計處的調查結果截然不同。

工商專業聯會去年委託港大統計及精算學系,分析統計處人口普查數據,以及參照社協和地產代理資料,把4000元以下月租的私樓單位當作劏房,推算2011年有4.95萬劏房戶,人口為14.86萬。此外,社會研究組織「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早前估計,2012年全港劏房戶為28萬伙,人口更高達逾84萬,甚至112萬人。

政府﹕房人口6.6萬 團體﹕112

目前,統計處會透過例行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收集全港住屋資料,統計員填寫問卷時,會按房屋類別分類為「整個單位」、「房間」、「床位」、「閣仔」,以及「非住宅單位內居住地方」5個類別。蔡涯棉憶述,去年10月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時,政府向各成員派發「居住在房間、床位及閣仔住戶」的數據,表明那是劏房統計,即全港約有6萬多人住在劏房。

他說﹕「當時民間已有反彈,指劏房不止此數。本來我們對政府的統計是有信心的,但統計員撞到劏房就迴避,那我就很擔心了。」

根據統計處「居住在房間、床位及閣仔住戶」數據,2006年至2011年間的「劏房人口」大減了40.5%,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指出,若這趨勢準確,「豈不是5年後,劏房問題便自動解決?」他質疑統計處數據可能與現實存在重大落差。







邱誠武﹕房有存在價值 被轟無良心

【明報專訊】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開會討論劏房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表明,劏房有存在價值,可以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居所,政府政策是要確保劏房的安全,而非全面取締劏房,「劏房其實有好多類型,喺住宅樓宇裏面嘅劏房,有啲劏得好『四正』,佢未必違規」。

議員促政府統計劏房數目

多名議員炮轟邱誠武的言論是默許劏房存在,「傷透市民的心」,促請政府主動統計本港的劏房數目,長遠更要取締劏房。委員會昨以8票贊成、2票棄權之下,通過由工聯會郭偉強修訂的無約束力動議,要求政府向立法會提供本港的具體劏房數目、劏房住戶的人口結構等,長遠並要取締劏房。

邱誠武承認,由於劏房業主有權不讓屋宇署人員入屋調查,難以全面統計劏房數目,因此政府未能全面掌握劏房數據。

「有啲得好四正」

他說,雖然劏房問題複雜,但仍有存在價值及社會需求,可以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較便宜及位於市區的居所;部分未符合資格申請公屋的住戶,劏房亦可於短期內滿足其居住需求,「劏房其實有好多類型,喺住宅樓宇裏面嘅劏房,有啲劏得好『四正』,佢未必違規」。

梁耀忠﹕房是香港恥辱

街工的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表示,劏房是香港恥辱,市民住在劏房只是迫於無奈,他批評邱誠武認同劏房有存在價值的言論,是傷透市民的心,「你竟然講一句『有存在價值』,官員竟然咁說話,完全係鐵石心腸,無良心」。

人民力量黃毓民批評政府默許劏房作為解決本港住屋問題的折衷方法,「政府如果有心,無可能咁耐都未有劏房數字!」邱誠武回應稱,長策會正研究如何蒐集有關資料,但認同有需要增建公屋,以紓緩基層家庭住屋需要。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圖)昨稱房有存在價值,可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居所,又說政府政策是要確保房的安全,而非全面取締房。有議員指ṃ房是香港恥辱,批評邱認同房有存在價值是傷透市民的心。(資料圖片)

不滿「強姦」南周網民籲解除報禁

【南方風暴】

「今天我們都是《南周》人!」廣東《南方周末》(下稱《南周》)新年特刊獻辭慘遭廣東省宣傳部高官「強姦」事件,越演越烈,繼兩岸三地學者、名人等聯署聲援《南周》後,現已演變成一場全球華人反中共新聞審查的大抗爭。

《蘋果》記者廣州直擊 

以年輕人為主的逾千名內地民眾,昨聚集在廣州南方日報集團大廈外示威抗議以示聲援;內地其他城市如北京、香港、台灣及英國倫敦等,也有市民、學生和藝人以各種方式支持,表達訴求;要求中共解除報禁、還新聞自由的呼聲響徹全球各地。


【各大城市撐新聞自由】
■市民於《南周》辦公室樓下,手持菊花、戴上口罩抗議中共箝制新聞自由。《蘋果》記者攝

黃菊花悼新聞已死

「南周挺住」、「你的希望就是我們的希望,你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開放報禁,中國人要自由」、「廢除新聞審查,保障言論自由」、「我要普選,不要代 表」……這些過往在內地罕見的標語口號,昨紛紛在廣州南方報業大廈外出現。上午9時許,大廈外開始聚集民眾,他們多是前晚在網上看到號召的網民,以年輕人 為主,包括不少大、中學生。

中午時聚眾逾千,將大廈外行人道擠得水洩不通。示威者在大廈鐵閘門外擺放黃菊花,表示對「新聞已死」的哀悼,其間有人喊「支持南周」等口號;有人打出 「13億中國人有權發表自己的聲音」、「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庹毒(指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音:妥)震)不除,廣東自宮」、「新聞自由,憲政 民主」等標語。現場有數十名公安戒備,但無對示威者作出阻攔。

現場有兩名女大學生做義工,向示威者派樽裝水;當 一位女生拿鮮花、戴着寫有「避言套」的口罩出現時,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有女學生表示,不能接受當局如此對待《南周》,所以要去聲援。有公安和身分不明人 士舉機拍攝示威者,被拍的示威者不但任拍,又用手機反拍公安和便衣,現場噓聲四起。

有示威者在場發表政論,雄辯滔滔引起圍觀;其中一位姓區老伯大聲說:「媒體被禁言,意味住對我哋公民權力踐踏!」也有不同意見者反駁示威者,雙方一度衝突 被公安阻擋後散去。有示威者唱起代表台灣民主的台灣歌曲《美麗島》。示威活動持續到昨晚深夜,約10時半左右當局清場,將所有聚集在南方大廈的人群驅趕離 場,事件中無人被捕。
國際輿論關注事件

內地影星姚晨、李冰冰、陳坤等也在微博上發聲,表達對當局打壓媒體、箝制新聞自由的不滿。《南周》駐北京辦事處昨也有大批市民前往送花致哀。有在 倫敦留學的中國學生專門舉牌拍照放上網,聲援內地《南周》。一批在台灣清華大學讀書的內地學生也打出標語,拍照力撐。台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回應事件稱,台 灣關心大陸新聞自由發展,希望台灣的新聞自由及民主風氣,能漸漸影響大陸。

本港影星陳欣健昨專程北上力挺《南周》。他在微博留言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和曾是傳媒的從業者,「良心一直在問,該做點甚麼才不算是一個行屍走肉的人」;他不但北上,還拍下自己在場的照片。

《南周》事件受到國際輿論關注。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泰晤士報》(The Times)、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衞報》(Guardian)等,紛紛報道事件。香港記協、國際記者聯盟(IFJ)昨也發表聲明,支持《南 周》爭取新聞自由的做法。輿論認為,這是繼1989年以來,內地罕見的新一波爭取新聞自由的戰役,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籲堅持司法獨立 包官促終院法官風暴中站起來

【本報訊】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退休當日,預言法治風暴正以前所未有的兇猛之勢來襲;話音未落,律政司即建議終院就居港權問題提請人大釋法。包致金昨 天再開腔,促終院的法官「在風暴中站起來」(to stand up in that storm),堅信本港法院能夠抵擋壓力,作出獨立公正的裁決,不會辜負港人期望,強調「堅持下去,也許會遭受很多打擊,但法治仍然長存」。
記者:白 琳 陳凱迎 

包致金昨在外國記者會午餐會演講時,多次被台下及傳媒詢問外傭居權法及法律學者揚言不惜公民抗命的看法。包重 申,事件進入司法程序,他本身又是終院非常任法官,不會直接評論;無論如何,法官必須堅守獨立和程序透明的原則,「就算法院受壓,如果能夠抵擋壓力,就不 成問題」,他繼而稱:「我促請終院的手足在風暴中站起來。只要手足相信本港法律界和傳媒,就會發現這些人都正在支持他們。」


■包致金昨明言「港人對人權的關注不斷增加,這股火燄在不明朗氣氛之中變得旺盛。」 曾顯華攝

沒人可教法官判案

包官在演說尾聲主動提及以往釋法事例,形容起碼是直接較量(straight game),所有事情在陽光下進行,「若要推翻法院裁決,你一定要公開做,沒有人可以致電法官教他怎樣判案,以前、現在如是,我相信將來也一樣。若果不 是,法治將會死亡;若果我們堅持下去,也許會遭受很多打擊,但法治仍然長存。」

縱使本港法例和法制演變,但包在演說強調,普通法的精神和思維依然保留,「港人對人權的關注不斷增加,這股火燄在不明朗氣氛之中變得旺盛。」他堅信司法獨立會維持下去,「只要法院不辜負人民的信任,縱使沒有錢包(立法權)與利劍(行政權),但擁有人民的支持。」

讚梁愛詩無名英雄

基 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早前指法官對中港關係缺乏認識和判錯案,包致金重申,雖不同意梁的言論,但非常尊敬她,「她在內地有影響力,絕對可以向很多人耳 語,(對本港司法)造成很多傷害。但她選擇公開發表言論,令大家有機會反駁。」包表示喜歡梁的為人,雙方沒有芥蒂。早前他倆在一大學會議上碰面,包主動提 及維基解密揭露,他曾向美國駐港領事透露,相信梁曾多次游說中央不要過份干預香港政策,稱讚梁是無名英雄,包更用廣東話對梁笑說:「你仲未請我飲茶,我咁 讚你!」

對於公民黨梁家傑表示,若本港落實真普選兼且23條沒有打壓人權和自由的條文,他不介意接受23條立法。包致金認為,縱然有人認為這是魔鬼交易,但梁只是 強調普選和民主的重要,「我估計他的意思是,要由普選之下的立法機關去處理23條。英國有議會主權,民選的立法機關總是負責把關。我支持民主,但不想捲入 政治討論。」

昨晚由澳門返港的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被問到包致金言論時,只強調香港有健全的司法制度,政府絕對尊重法治。

大劉因糖尿缺席聆訊 控方質疑

【本報訊】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與南華足球隊足主羅傑承涉嫌以2,000萬元賄賂澳門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一案昨開審,但因劉鑾雄稱患糖尿病缺席,主席法官蕭偉志決定押後審訊。檢控官質疑劉稱病拖延。最終法官接納其醫生證明,但要求大劉在10日內回覆何時可出庭應訊。


■稱病缺席澳門審訊的劉鑾雄,昨晚獨自乘車返家。 羅德光攝

此案一波三折,去年9月主席法官高麗斯抱恙審訊押後四個月,昨日換了主席法官蕭偉志主審。案件共八名被告,昨只得第四被告Atal Engineering Ltd(安樂工程有限公司)前經理方鎮猷和第七被告羅傑承出庭。第一被告比利時商人Luc Vriens以工作為由缺席,第六被告大劉以病申請缺席。

代表劉大律師梁永本向法院提交英文醫生紙,解釋缺席原因。但檢控官指,「申請書上指被告因病不能出席,但連日在媒體度見佢好健康,可以飲茶食飯」,認為被告不合理缺席。

須10日內交代何時出庭

梁 永本反駁指,「疾病是不可預見性,之前可以,不等如今日可以」,指劉的缺席有合理理由。法庭原在庭上讀出醫生證明,但讀到大劉有糖尿病時,代表羅傑承的大 律師蘇雷提出反對,指內容涉私隱,不能完全公開。在控方不反對情況下,醫生證明譯本只供三位法官審閱。 主席法官其後指基本上接納醫生證明,但被告需於10日限期內交代何時出庭。法庭待被告律師提交證明和解釋才定審訊日期,但他相信下次審訊日期不會太久。 代表羅傑承的大律師華年達於庭外估計,案件會排期於3或4月再開審,因法院可引用第316條規定,以公告知會被告審訊,若被告缺席便會進行缺席審訊,故下 次一定可以開審。

以糖尿病為由缺席審訊的大劉,昨並無如常到福臨門午膳,晚上7時許獨自一人坐在名貴Maybach房車後座,精神飽滿,鼻頭紅紅,座駕駛至白建時大宅時亦自行下車步入寓所。

至於羅傑承昨一如以往出動保鑣築起人牆阻擋記者,散庭後他乘搭升降機時更瑟縮在幾名清潔女工和職員身邊,但各人紛紛避鏡頭,令羅無所遁形。他一臉無奈說:「冇回應!唔該晒!」另安樂工程有限公司則指,股東潘樂陶並非此案涉案人或證人。

女醫生兇殺案 神秘男友再被問話

【本報訊】屯門醫院眼科副顧問女醫生曾詩樂在深圳遇害一案,香港警方「O記」接手後,現正以女死者身邊人作為中心展開調查,包括研究其財產有否曾遭轉移,以及其過去三個月的電話紀錄,並再次邀請其男友作進一步問話。
記者:翁鈺輝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午到屯門眼科中心弔唁曾詩樂。

僅39歲便離開人世的曾詩樂(Colette)醫生,上月聖誕節假期與男友北上深圳度假,結果在酒店房間被人扼死,當地公安經剖屍後原想將其屍體在當地火化,但曾母堅持要將女兒遺體運返本港處理。

由於內地公安懷疑幕後人可能是港人,已要求香港警方協助追查,而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已接手跟進,昨晨更召開首次調查會議,之後隨即派員到曾詩樂位於屯門眼科中心的辦公室進行搜證。

調查是否有人挪動存款

同時,探員亦已聯絡死者家人,以了解其生活圈子、感情狀況,以及生前有否與人結怨等。另一方面,案發時與死者同行的男友,O記已邀請他作進一步問話,消息稱,這名連曾詩樂好友中都不知他存在的神秘男友,年約40歲,外形高大威猛,英俊不凡。

另外,屯門警區重案組日前聯同法醫官剖驗事主屍體,O記亦已派人接收驗屍報告進行研究;刑事情報科亦同時出動,調查事主過去三個月的電話紀錄,同時查看事主在本港的財產,包括銀行存款有否被人移動過。

至於在曾詩樂生前上班的屯門眼科中心,她的同事在6樓的會議室設立「追思閣」進行悼念。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中午12時亦到場弔唁。據知,追思閣內沒有 擺放曾詩樂的照片,只有一本弔唁冊供職員寫下對事主的思念,另有花籃及同事摺的紙鶴。據了解,曾詩樂曾參與專為任職醫生或牙醫而設的香港天主教醫生協會。 據該協會成員透露,曾詩樂為人相當低調,不少教友都是從報章報道才得知其死訊,協會計劃於曾的葬禮後,為她舉行追思彌撒。

另外,可能礙於個人的專業身份,所以死者在社交網站鮮有留下私生活的蹤迹。不過她07年曾試過因飛行里數過期問題,向航空公司發出投訴信,行文措詞強硬,顯示其個人原則性很強,遇上不平事必會據理力爭,絕不妥協。


■兇案發生於深圳大梅沙東岸藍色會所。


絲絲世語︰ 有靚老婆點解自閹 - 李怡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說:「明明自己有個靚老婆,點解要閹自己?」是近日金句。靚老婆就是司法獨立,要求人大釋法等同自我閹割。

司法獨立是文明社會的重中之重。司法獨立是切實執行法的統治,一切由法官依法律條文判案,不受行政、立法機關左右。雙非嬰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法律根據 是《基本法》二十四條(一):「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即有居港權。現在要根據九六年特區籌委會的意見,加一個條件在上面,只能修改《基本法》。若任由人 大以「立法原意」去釋法,那麼《基本法》第二十五條「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也可以有一天被閹割成「有些居民可以更平等」;第二十八條「香港居民 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也可以閹割為「在國家利益前提下不受保障」。香港人法律權利就蕩然不存矣。



打壓民意60年北京叫停勞教 釋改革善意未承諾廢除

臭名昭著的勞動教養(簡稱勞教)制度,在內地實施近60年後將壽終正寢,在強大的民意和輿論壓力下,北京當局決定將於今年內停止使用勞教制度。據內地多個 網站昨日報道,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宣佈,中央已研究,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今年停止使用勞教制度。多位學者表示,這是當局釋放善意的改革訊號。不 過,這則重大消息稍後在網上「被消失」,甚至連「勞教制度」在微博也被列為敏感詞組而禁止搜索。 

孟建柱是在昨日召開的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宣佈這一決定的。他表示,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之前,將嚴格控制使用勞 教手段;對纏訪、鬧訪等三類對象,不採取勞教措施;中央政法委已制訂徵求意見稿,建議將涉及法律及訴訟的信訪(來信來訪,百姓申訴方式)從普通信訪中分離 出來,納入法治軌道,以改變信訪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現象,樹立法治權威。



加快矯治法立法進程

孟建柱還稱要以人為本、維護公平正義。信任不能替代監督,當局將進一步推動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和戶籍制度的改革,尤其要加大對司法權力的監督。今後,黨政官員不能就個案打電話寫條子,誰打招呼就將他曝光,否則就沒有公平正義。許多民商事案件,背後都包含利益。

勞教制度將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消息,在學界和網上引起極大迴響。多位受訪學者肯定當局順應民意和潮流的改革舉措。一直奔走呼籲廢除勞教的北京理工大學司法 高等研究所主任徐昕表示,這些年來雖因呼籲廢除勞教蒙受壓力,但努力沒白費。至於當局為甚麼只提「停止使用」,而不是「廢除」勞教制度,有專家解釋,當局 停用勞動教養後,將加快《違法行為矯治法》立法進程,等矯治法出台,勞教才會壽終正寢。因言獲罪被勞教的重慶村官任建宇在微博上說,「勞教制度停止使用, 每個能動的個體都為之貢獻了力量」。

但也有不少曾受勞教之苦的人士,不滿當局沒承諾「廢除」勞教制度,稱中國距離法治社會仍有很遠路程。母親於十八大期間,在北京被遣返蘭州勞教的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郭大軍稱歡迎停用勞教,但中國距離法治社會仍遠。
勞 教意指勞動、教育和培養,公安機關可不經法庭審訊定罪,就對疑犯採取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思想教育等措施,被視為當局違法違憲打壓異己手段。近年來, 在當局「穩定壓倒一切」的政策下,勞教又成為各地政府隨意關押訪民、打壓民意、遏止民主的私刑工具,可謂劣迹斑斑,因而一再激起民怨,要求廢除勞制度,幾 乎成為全民共識。

昨日中午,北京《法制日報》浙江記者站站長率先在微博披露上述消息,隨後有參加全國政法工作會議的官員,向媒體證實孟建柱的說法。各大網站隨即爭相在頭條 位置轉載,但數小時後,相關消息及微博又突然在網上消失。專家分析,停止使用勞教制度是重大的法律行為,孟只是在內部會議上提出中央意見,還須經法律程序 完成,官媒不能事先公佈,並不影響消息的準確性。

北京財新網/《蘋果》記者

中國式勞教
•甚麼是「勞動教養」

勞動教養就是勞動、教育和培養,簡稱勞教。中國勞教制度是從前蘇聯引入,非依法律條款,而是依據國務院相關法規的一種行政處罰。

•毋須法庭審訊

公安機關毋須經法庭審訊定罪即可將疑犯入勞教場所,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思想教育,最長四年。

•哪些人可被勞教

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殺人、搶劫、強姦、放火、綁架、爆炸等案件,但尚不足作刑事處罰,和涉及倒賣車票、船票、賭博等,都可以被勞教。

疑使用電器不當肇禍 滬批發場大火奪六命

內地接連發生嚴重火災,上海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前晚發生大火,最少造成6死12傷,民眾質疑是商販在市場內留宿,使用電器不當引發大火。另外,黑龍江哈爾濱一個床上用品、布料批發商場亦發生大火,商場付之一炬,損失難以估計。
於前晚8時許,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滬南公路的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突然起火,火場面積近4,000平方米。當地 須出動57部消防車灌救,大批消防員進入火場成功救出17人,並將傷者送院救治。一名來自安徽的民工,在逃出火場後仍然驚魂未定,他表示:「火像風呼一下 就刮來,我也沒時間考慮,趕緊叫其他人跑」。另一名在盤點商品的乾貨攤主表示:「幸好我扔下東西就跑出來!」他稱事發時抬頭一看,不遠處已經起火,於是一 手攔着想回攤內取手袋的妻子,一同衝出來。

火警共造成6死12傷,當中包括兩名小童,有傷者逾50%皮膚燒傷。有商販批評,市場一直容許商販晚上在市場內留宿,留宿者在市場內煮食、取暖。火警可能 因有人使用電器不當引起。與此同時,商販為迎接農曆新年,將大量貨物囤積在市場內,亦令大火迅速蔓延。消防部門則已成立小組,調查起火原因。
火燒哈爾濱商場
黑龍江哈爾濱昨亦發生大火,火場位於中興大道的一個批發商場,主要經營床上用品布藝生意。起火後現場被濃煙籠罩,300米外都能看見。當局須調動95輛消防車,逾400名消防員到場灌救,一小時後將火控制。由於當局及時疏散場內商販,故火警未有造成傷亡。

新華社/中新社



劉夢熊擬兩會期間探劉霞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昨日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願意做任何事,以改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妻子劉霞的情況,被問到會否在今年3月「兩會」期間探望劉霞,劉夢熊說自己與對方素未謀面,亦擔心自己前往探望會令劉霞更加不自由,但他會考慮是否作出有關探訪。

劉夢熊表示,劉霞至今被軟禁超過兩年,批評內地當局對她的軟禁是「於情不合、於理欠通、於法難容」,「究竟她何罪之有,憑什麼軟禁人?」對她的情寄予同情,他說若內地結束對她的軟禁,恢復劉霞的自由,將有助改善國家的國際形象,亦符合習近平倡議的以法治國精神。他又認為,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對宣揚中國的和平崛起,消除中國威脅論,有正面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右)昨稱,願意做任何事助改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妻子劉霞(左)的處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