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星期五

沈旭暉:美國財政懸崖——人造危機之謎




美國國會對解決「財政懸崖」達成協議,市場反應積極,但核心問題並沒有解決,像如何具體削減政府開支、如何增加國家舉債上限等新危機,都會在月內再度表決。為此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警告若美國的財政懸崖問題循環不息、永無休止,不但會影響其國內經濟,也會造成國際經濟體系的巨大不穩定,暗示這是美國的體制問題,「政黨惡鬥,人民當災」。

在中國立場而言,美國這種處理問題的手法,確實是不負責任的。但對美國國家利益而言,這卻不失為減低國家整體風險的精算。要理解所謂「財政懸崖」的真正性質,我們首先要問一個問題:這波危機似乎完全是人造的,為什麼美國國會兩黨明知布殊年代的減稅安排會在2013年屆滿,還在2011年通過《預算控制法》,強制在2013年後的十年,削減1.2萬億美元開支?答案很簡單:美國政客都知道,國家的經濟體系面臨三個難以解決的悖論:

國家經濟體系臨3悖論

●美國不可能永無休止的舉債下去,這除了帶來經濟問題,也影響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勢力平衡,但另一方面,美國短期內真的大幅度削減開支而不舉債,卻又力不從心;

●美國大約有一半人傾向民主黨思維,認同愈富有的人應對社會承擔更多義務(例如接受加稅),另一半人傾向共和黨思維,不希望政府政策會抵銷美國人賴以成功的上進意欲,而這是不可能調和的價值觀衝突;

●美國同時大約有一半人認為政府主要開支應在國防軍事層面,才能確保國家的強大、維繫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另一半人則相信政府應削減國防開支、增加各類福利保障,以解決民生問題,這同樣是不可能有共識的論爭。

市場煙幕掩飾政治調節

於是,美國政客製造了這個所謂「財政懸崖」危機,不但作為強迫政客調節自己立場的手段,更是作為讓全國人民接受共識的機制。通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可以確保主張向富人加稅的、保障致富精神的、強化國防開支的、增加福利政策的,都有部分訴求得到滿足,也有部分訴求得不到滿足。這畢竟是避免鐘擺絕對擺向任何一方的有效舉措,反而任何一方不設實際的強調「二億人民是一家」,卻會帶來社會更大撕裂。與此同時,美國也可以通過這個內部機制,向國際社會解釋其既有減赤誠意、又不能在預期內全面減赤、所以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苦衷」。因此,月來建基於「財政懸崖」的市場波動,都是煙幕,美國局中人真心憂慮會跌入這個人造懸崖的甚少,假如我們人云亦云的參與投機,就誤會了整個「財政懸崖」背後的本質了。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研究月刊》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