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林泉忠﹕台灣新學運的香港解讀




這星期從台灣「震」出來的頭條新聞是台灣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在立法院怒斥教育部長蔣偉寧「偽善」、「沒資格當教育部長」所引發的「道歉風波」與「態度問題」。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應是這場正在興起的新學生運動背後正在擴散的社會焦慮,與香港的「反國教運動」也有似曾相識之處。

「學生嗆部長」的新聞發酵後,清大校方率先向教育部長致歉,卻隨即引來學生的反彈,舉行悼「清大精神之死」的遊行。緊接覑96位清大教授聯署挺陳,馬英九總統和文化部長龍應台也表達關注,雖不認同陳同學的方式,卻也肯定學生關心社會的情操。最後,事件以清大校長陳力俊主動與學生對話、而陳同學則為其「態度」致歉而告一段落。

只是「道歉後,抗爭才剛剛開始」,該事件不過是台灣這場方興未艾的新學運中的一個插曲而已。

陳為廷等帶領的這場新學運名為「反媒體壟斷運動」,主要推手是「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運動的契機是不藍不綠卻以反共著稱的黎智英轄下的壹媒體上月宣布撤出台灣後,幾大財團爭相搶購,尤其是與大陸關係密切的旺中集團老闆蔡衍明介入併購案而引起的。其實,自從2008年旺旺集團購下《中國時報》、中天與中視後,台灣文化界已興起「反旺中」的「拒絕中時運動」,只是這次壹媒體併購案使台灣社會的焦慮感達到了臨界點。

香港「反國教運動」是為了排除大陸教育理念的滲透,而台灣的「反媒體壟斷運動」則是為了反對「中國控制台灣媒體」。至此,港台的學生運動在面對「中國因素」的焦慮中得到了交集。

毋庸置疑,中國崛起引發的恐懼症,首當其衝的是港台。然而,在「拒絕」與「反對」之外,積極投入中國新一輪的改革浪潮,繼續發揮改革開放以來港台的影響力,或許才是根本之道。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