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

青豆: Poverty of Aspiration

許曉暉正式宣布文化局胎死腹中,無論你的反應如何,且不要糾結於「太好了擱置香港中宣部」,或者「香港始終缺乏比搞民政更高層次的制定文化政策的部門」,不如看看香港的前殖民主英國,類似「文化部長」的官員是怎樣的。

儘管做過一百五十多年英國殖民地,英國不少優秀的東西,香港都未能得到遺傳,包括英國政客演辭或文章的文采,港官大槪十輩子也趕不上。即便是英國政府部門 官方網站上的Mission and Vision,也讓人覺得多幾分(看似)理想,難以理解香港政府網站的文字何以如此刻板。本以為香港很多東西學英國,原來殖民主這些追求崇高的東西,殖民 地卻學不來(或者也許從前不讓學)。

今年倫敦奧運的工黨影子部長(Shadow Minister of the Olympics) Tessa Jowell,在2004年仍然是文化、媒體及體育部長(Secretary of State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的時候,寫過一篇洋洋灑灑近二十頁類似論文的文章,論「政府與文化價值」(Government and the Value of Culture)。

文章一開頭她是這樣寫的︰
「Sixty years ago Beveridge(註1)  set this country a challenge: slaying the five giants of physical poverty – want, disease, ignorance, squalor and idleness.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in a country hugely richer than it was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is time to slay a sixth giant – the poverty of aspiration which compromises all our attempts to lift people out of physical poverty. Engagement with culture can help alleviate this poverty of aspiration…」
且讓我這樣翻譯︰
「六十年前,Beveridge為這個國家提出一個挑戰︰消滅實際貧困的五大巨人— 需求、疾病、愚昧、骯髒和懶惰。在本世紀初,在這個比二戰結束時富有得多的國家,是時候要消滅第六大貧困的巨人—─理想的貧乏,這貧乏讓我們作出妥協,放 棄所有企圖幫助人們脫離實際貧困的嘗試。參與文化可以緩解這理想的貧乏…」

「To fight against the poverty of aspiration」,政府發展文化的目的是要「對抗理想的貧乏」,我讀完後也曾瞎激動半天。Jowell這篇論文遭到《衛報》一些評論揶揄她的 instrumentalism,覺得她把「文化」視為「教化」的工具,我想寫評論的那位仁兄一定未見識過香港這(前)殖民地的 instrumentalism。如果他讀過多年前民政事務局就發展西九文化區做的報告(註2),把發展博物館和表演藝術的「功用」大條道理地定為 「city branding」,他會有怎樣的反應,我很想知道。

我相信,差點成為香港文化局局長、讀工管的許曉暉,寫不出Jowell的論文,從這個度來講,起碼Jowell的這篇文章,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英國政府發展文化有那麼「崇高」,只講「理想」、不講實際嗎﹖當然不是,你上英國政府網站看看,文化、媒體及體育部也有其五年「business plan」,當地學術界也有人批評政府越來越將發展文化當成「生意」。但作為香港人,我看文化、媒體及體育部(DCMS)的「Our purpose」,覺得那起碼是以人為本、以人生活為本的幾行字,這機構起碼表現得清楚自己的責任是用公帑改善國民精神生活︰

• DCMS works to make sure the communications, creative, media, cultural, tourism, sport and leisure economies have the framework to grow and have real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 We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growth by removing barriers, providing strategic direction and support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 Through DCMS, the public funds: our cultural heritage, free access to world-class cultural institutions, art that challenges and provokes, the BBC, the sporting stars of the future. We want everyone to be able to enjoy our national culture, play sport and have access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 We lead on issues relating to wome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transgender equality matters.
• We are accountable to Parliament and the public for getting value from the money we spend and the work that we do.

在香港,無論是民政事務局,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其願景或使命都慘不忍睹。民政事務局處理「民政」已經佔用不少資源,文化事務往往並非排在首位,正如其四 點工作目標,文化壓軸。至於康文署,我一直覺得很弔詭的是,其「使命」中有一條︰「發揮專業精神,務使文康服務更臻完善」,其「信念」又包括「以客為 本」、「專業精神」。我一直不明白,搞康樂文化的「專業精神」是什麼?「以客為本」的「客」又是誰?很明顯,康文署只當自己是「服務提供者」,頂多只是 「專業」地提供場地服務。西九文化區則只當自己是吸引全球遊客的主題公園,本質上與迪士尼無異,更難以寄望可以在它身上看到什麼文化發展的宏圖大略。

前兩天主場有博客問︰「香港的博物館,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就是︰poverty of aspiration。文化之所以沙漠,缺的不是藝術家、作品,或者場館硬件,缺的甚至不是投資藝術品的資金,缺的是執政者的aspiration,以至 於全民陷於一種poverty of aspiration。

註:

(1) 英國經濟學家William Beveridge 於1940年代寫下「Beveridge Report」,當中提到要對抗社會中的「五大罪惡」,報告對於推動二戰後英國的社會福利改革有很大影響。
(2) 'Consultancy Services for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eums and Performing Arts,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for the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HAB, HKSAR

《Government and the Value of Culture》全文:
http://www.shiftyparadigms.org/images/Cultural_Policy/Tessa_Jowel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