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

開廚餘公司 特首夫人干政

【本報訊】梁振英太太唐青儀打破特首夫人「不干政」的傳統,本月中靜悄悄成立了一間名為「Food for Good」的公司,推動廚餘政策。據了解,唐青儀成立Food for Good,目標是成為全港唯一全面處理食物資源和廚餘問題的非政府組織。不過,學者擔心唐青儀並無政府職銜,親身推動政策會予人干政的感覺。立法會議員何 秀蘭則憂慮該組織可能成為利益輸送溫床,財團透過捐款給唐青儀,影響特區施政。
記者:潘柏林 

據了解,唐青儀在今年9月底廣邀環保團體和社福機構會面時,透露Food for Good是非政府機構。本報獲得一封由她本人於今年10月發出的電郵,提及她創立Food for Good,呼籲接獲電郵的團體加入和給予意見。


■特首夫人唐青儀於選舉時為丈夫造勢拉票,現更成立公司助推政策,有干政之嫌。

擬夥團體尋求資金

該 電郵附有一份計劃書,具體訂立處理食物資源和廚餘的短、中、長期目標。短期在中央收集資訊,投入人力資源做食物分發、教育公眾和進行研究。中、長期計劃聯 合各個團體,游說政府立法及尋求資金(advocate for legis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funding resources),甚至在全港十八區建立社區農圃處理廚餘,成為內地處理廚餘的榜樣,也是全港唯一全面處理食物資源和廚餘問題的組織。有曾與梁太討論 此大計的人士透露,梁太表示Food for Good可向商界籌募經費。

解決廚餘問題是梁振英重要政綱,本年參選時提出「推動消滅廚餘運動」,鼓勵工商界參與,建議增建回收處理設施。他擔任城大校董會主席時已大力提倡,與廚餘 再造公司合作,廢物利用廚餘加工成魚糧;去年1月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智思,聯絡餐飲業發起「減少廚餘源頭做起」運動,梁太牽頭成立減廚餘組織,顯然是執 行梁振英的政綱。

本報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發現梁太於11月13日正式成立了Food for Good Limited,屬沒有股東的私人擔保有限公司,創辦成員及董事只有她本人。公司章程列明,只要符合公司宗旨,可接受任何人士的捐款,包括金錢或物業。章 程同時列明,該公司會向政府提出建議,以達到目的。

被指利用丈夫權勢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多次表明,減少廚 餘是重點工作之一,包括不排除用徵費方式減少廚餘,結果引來商界強烈反對。據知局方計劃先成立跨部門委員會處理廚餘問題,這時梁太插手介入,中文大學政治 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予人特首夫人干政感覺,「我選嗰位係特首,唔係太太,搵太太推政策未必適合」。


■唐青儀今年9月曾出席減少廚餘活動。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認為,梁太身份及地位特殊,成立機構推動立法並不恰當,「大家會質疑佢有特殊身份,可以透過家庭關係快啲立法」。她又指,該機構日後在 收取捐款時,或有利益衝突,甚至成為利益輸送的溫床,「特首夫人咁有權力開口募捐,大家係咪要畀面討好特首,大手筆捐款?」她指公眾必定質疑梁太運用丈夫 權勢籌款,「如果梁太不知自律要他律,最終只會自取其辱」。

本報上周四起兩次向特首辦查詢梁太成立Food for Good的詳情及有否利益衝突問題,但特首辦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Food for Good公司
 
章程重點

1)收集食肆的剩餘食物,分發給有需要的貧窮人士

2)只要符合本組織宗旨,會進行募捐及接受任何人士的捐款,包括金錢與物業餽贈

3)會向政府或相關機構提出建議,以達成本組織的目標


資料來源:公司註冊處

剩菜製成肥料缺乏農場接收

【白費心機】

環保組織綠領行動過去一年在屯門推行廚餘回收,住戶收集廚餘製成肥料,用於社區農圃。總幹事何漢威指政府一直扼殺本地農業,將來即使加快回收廚餘,亦擔心將來欠缺農場接收肥料。他直言:「成條產業鏈斷咗,肥料唔可以用落社區到,其實農業對減少廚餘有極大作用。」 

綠領行動過去一年在屯門居屋兆麟苑推行廚餘回收計劃,住戶製成肥料可用於社區農圃。
將來每日有50噸

58歲家庭主婦尤太種了菜心、芥菜,她讚揚肥料效果極好,「用廚餘水淋菜效果好好,幾日後咁快咁大棵又青綠」。另一主婦布太指收集廚餘後,每日丟棄的垃圾數量減少近半。

何漢威指兆麟苑廚餘回收計劃僅30戶參加,但社區農圃仍未能消化居民製造的堆肥,部份要轉送屋苑作綠化用途。他指政府未來在小蠔灣和沙嶺建立廚餘處理廠,每日處理500噸廚餘,最後能轉化出50噸肥料,擔心肥料未能得到最佳運用。

何漢威表示:「如果冇咗農場接收肥料,我諗政府要處理都幾麻煩。」他以粉嶺馬寶寶社區農場為例,每兩周便能消耗一噸肥料。

本港過去透過農業減少廚餘,例如魚蛋廠的魚頭魚尾回收做成餿水,轉賣予豬農、雞農。隨着政府減少豬牌和禽流感影響,豬農、雞農數目大減,回收廠因餿水需求下降而倒閉,廚餘最終運到堆填區。

逾四十PTU出動 街坊指證 警拘虐貓男女

【本報訊】順天邨流浪貓阿Miu,慘遭虐貓狂徒活活踢死。慘劇經傳媒報道後,警方高度關注,大批警員昨帶同閉路電視圖片高調緝兇,憑熱心居民指證,迅速拘 捕涉案的廚工及其女友,撿獲疑踢死貓兒的波鞋,警方現正追緝三名在逃幫兇。虐貓事件發生後,有區議員重提成立「動物警察」建議,嚴懲虐畜狂徒。
記者:徐雲庭 周鴻熙 歐文瀚 鄭大康 

被捕的虐貓鴛鴦分別為任職廚房工人的姓蔡男子(24歲),以及其姓江女友(18歲)。蔡家住順天邨天池樓,江則家住將軍澳,報稱無業。街坊稱,蔡平日甚少與街坊打招呼,經常呼朋喚友上門作客玩樂。


■大批機動部隊警員昨到秀茂坪順天邨拘捕兩名虐貓疑犯,以黑布蒙頭帶署。周鴻熙攝

■虐貓疑犯的容貌被閉路電視攝下。

網民:天有眼!

據稱,二人被捕後保持緘默,拒絕透露狠心踢死貓的因由。同時,警方撿獲男疑兇一對淺色波鞋及襪子,相信是他在案發時穿着的波鞋。

殘酷虐貓案曝光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網民在社交網站facebook成立「關注順天邨4男1女虐貓事件」群組,甚至有網民聲稱懸紅一萬元緝兇,事件鬧得 熱烘烘。疑兇落案後,網民大感快慰,Keith Lai留言說︰「天有眼!貓貓係彩虹橋睇到㗎!」;馮凱利則表示︰「希望判重些,給所有愛護小動物的人和義工一個交代。」

目擊部份事件經過的姓麥男住客指,本月16日晚上7時許,發現四男一女於天池樓11樓梯間,無故狂踢流浪貓阿Miu。小貓身受重創,口吐鮮血小便失禁,麥 的女友事後嘗試替貓蓋布保暖,但小貓受驚,負傷拐步逃至樓上梯間喘息。麥的女友報警,警員到場兜截疑兇不果,愛護動物協會將奄奄一息的阿Miu送往救治, 可惜牠因傷勢過重,最終要人道毀滅。

警方翻查大廈閉路電視錄影片段,並鎖定疑兇容貌,昨日下午2時許,警方出動40多名機動部隊警員(PTU),帶同問卷及閉路電視圖片,分組高姿態登上天池樓緝兇。

至下午3時許,有警員向街坊展示疑兇照片,街坊一眼認出男疑兇並報信指出其住址。警員隨即上門查問,當時男疑兇與其女友均在家中,兩人一身街坊打扮應門,事後兩人同因涉嫌虐待動物被捕,遭黑布蒙頭帶返警署問話。


■遇害花貓阿Miu。

最高刑罰囚三年

街坊陳太表示,不少流浪貓經常在大廈梯間出沒,間中翻垃圾覓食及隨地大小便,不知阿Miu是否曾經對某些人造成騷擾。陳太得悉虐貓狂徒落網後嘆謂︰「啲貓點討厭都好,都唔使咁樣虐待佢哋!」

警方明確表示,絕不容忍任何虐待動物行為,將認真積極跟進每宗案件,呼籲市民發現有虐待動物或疏忽照顧動物案件,要盡早報警,協助警方將疑兇繩之於法。根據法例,虐畜罪最高刑罰為監禁三年。


■順天邨有不少流浪貓,人貓和平共處。歐文翰攝

法國醫院變提款機

【私院混賬】

【本報訊】私家醫院混賬一揭再揭。審計署日前踢爆聖德肋撒醫院(俗稱法國醫院)在09及10年,以捐款及支付「許可使用費」名義,先後向經營團體沙爾德聖 保祿女修會送上巨款。《蘋果》翻查醫院歷年財務報告,發現修會早已將醫院當成提款機,未計自組牟利公司在醫院提供服務,自97年起已從醫院吸金逾13億 元。財源滾滾下修會更於07年一筆過支付2.05億元購入醫院附近地皮,建成15層豪華護士宿舍。
記者:嚴敏慧 

審計署報告揭發,聖德肋撒醫院在2009及2010年兩年間,分別向經營團體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支付3.03億元許可使用費,又捐出1.8億元給「擁有共同董事的公司」。

本報翻查聖德肋撒醫院,自97年成立公司以來呈交過的財務報告,發現修會將醫院當作提款機由來已久,醫院每年都有支付巨額許可使用費予修會,並作出捐款予 有共同董事的公司。其中歷年支付的許可使用費累積高達7.24億元;而給予擁有共同董事的公司的捐款,累計亦接近5.87億元,兩者都以審計署揭發的09 及10年金額最高。


■法國醫院於07年約花2億元買入露明道地皮,並於去年建成一幢15層高的豪華護士宿舍。黃耀興攝

買二億地皮毋須做按揭

修 會更與醫院本身,以及數十名專科醫生合組多間私人公司,在院內提供醫療服務搵真銀,其涵蓋範圍包括掃描、腫瘤治療等。根據政府與修會簽訂的批地條款,若醫 院有盈利,必須用於改善或擴展醫療服務,但現時醫院透過成立私人公司形式將醫療服務分拆,作為這些私人公司大股東的修會,每年便可直接獲利入賬。

修會歷年來不斷吸金逾13億元,源源不絕的財政收入使修會變得財大氣粗;除早年斥巨資為姊妹醫院聖保祿醫院,進行翻新及重建工程,更有足夠資金買地建樓。 本報發現,由修會持有的一間私人公司「穗安」,於07年9月以2.05億元,購入九龍城露明道一幅逾9,000平方呎地皮,土地註冊處記錄更顯示,穗安當 年買地毋須做銀行按揭。

穗安董事包括聖保祿女修會省會長何美蘭、張月娥、馮彩華及古穗生,四人同時亦是聖德肋撒醫院的公司董事。而穗安隨後以買賣方式將地皮轉到修會名下。修會隨即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建做一幢15層高的護士宿舍及訓練學校,大樓已於去年完工。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修會把醫院當成「搖錢樹(cash cow)」,把13億元巨款轉移入修會,做法有極大問題。他促請政府迫令醫院公開所有賬目,而過去從醫院取走的金錢亦應歸還,「除直接減價回饋病人,政府應透過罰款減少醫院儲備」。

1200教師集會爭小班

【本報訊】教育局本周內訂立2013年9月中一派位每班人數,但學界仍未與政府達成共識。教協昨舉行爭取中學小班集會,約1,200名教師響應,教協要求 政府即時把中學每班學生人數由現時34人減至30人,弱勢學校25人一班。教育局指,未來人口會反彈,政府的方案已是最有效。
記者:彭美芳 

未來四年的中一適齡學童下降1.1萬人,教協昨舉行小班教學集會,約1,200人參加,大部份為教師,教協建議教育局應趁學童人口下降,由現時中一級每班取錄34人,立即減至30人,收生困難的弱勢學校應立即減至25人,以改善教學質素。


■有教師帶同小朋友一起身穿黑衣、手舉標語抗議政府拒推小班。何柏佳攝

■集會設改簿專區,方便教師在集會前仍可批改學生作業。

不排除推不合作運動

教協總幹事兼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長遠中學教育政策應以25人的小班教學為目標,若政府不回應訴求,會呼籲教育界委員杯葛在本周舉行的「中學學位分配委員會」會議,教協也不排除未來以不合作運動,向政府進一步施壓。

對於教育局日前在報章登廣告批評老師只為飯碗而爭取小班,教協批評是抹黑行動。

吳克儉昨日回應指,政府提出的方案已獲8區校長會支持,他又指未來人口會出現「V型」反彈,政府提出的方案是有效和中肯的,他說:「跟住(人口)會回升 返,回升嘅速度同水平可能仲高過家,所以我哋講緊過度性嘅挑戰,如果因應招生困難,同埋特殊學生嘅需要,我們嘅(每班)開班人數可以靈活處理,去到30 或者25(人)。」

本月初,約200名中學校長要求教育局未來三年採取「321」方案,即未來三年合共減派6人,但政府反建議「211」及「111」方案,三年內減派3至4 人,雙方經過多番會面仍未達成共識。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本月上旬出手,提出延長超額教師多三年,保證不解僱教師,但未釋學界憂慮。上周吳克儉曾游說各區校 長會支持政府方案,但大部份校長仍反對。教育局本周會再約見校長會代表,討論減派的幅度。中學議會及18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召集人廖亞全昨指,現時18 區傾向採用「111」方案,但聯席堅持部份收生困難的地區,應在未來三年額外彈性減派3人,達至三年減派6人的效果。

本身是教育局課程議會成員的中大副校長侯傑泰反對小班教學,他批評教協要求全港推行小班教學是平均主義。

教師心聲

黃老師:教學法都係話小班分組討論,36人一班真係好難教。


梁副校:保留學校政策三年之後學生少,老師都係要被解僱。

周助教:學校有三個助理教師同五個教學助理,都等轉做正職。

絲絲世語︰欺人還是自欺? - 李怡

香港若干人評論中共十八大新常委班子,說多名領導者都是熟悉香港情況的「知港派」,認為這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正面因素。

說這樣的話,不知是「欺人」還是「自欺」。熟悉香港情況,要看是哪方面的情況。是熟悉香港市民主流意向的情況呢,還是熟悉中共和港共要強迫香港人接受的情 況?是要順應香港主流民意呢,還是把香港主流民意視為受外國勢力主導的「港獨」動向?主掌港澳辦多年的魯平和陳佐洱,難道不熟悉香港情況嗎?他們難道不是 「知港派」?但近日他二人說了多少「港獨」勢力抬頭之類誤導中央的廢話?

只要中共專權政治不變,在專政意識形態主導下,再熟悉香港事務也不可能制定順應香港民意的政策。主管香港事務多年的習近平,不是說了要「三權合作」乎?


高調走到台前 - 沙膽虹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大放厥詞,表明中策組係政府的政治工具,亦是操控輿論武器,日後會加強監察網上民意, 打擊反對政府意見。他還很理直氣壯的說,如果政府不能鼓動民意,難道坐着捱打?言詞間擺明將監察政府施政的不同意見和反對聲音視為敵人。須知道市民監察政 府乃天經地義,有反對聲音也正常不過,就算擺明不妥政府又如何呢?開放自由社會不是如此的嗎?這是香港可貴之處。邵善波竟然視之如死敵,梁振英連這些人也 用,不把自己的民望拖垮才怪。

香港九七回歸,邵善波及其他一眾左王一樣,都磨拳擦掌等着當家作主,但董建華和曾蔭權都沒有重用他,令他咬牙切齒,現在土共當家,他終於可以高調走到台 前,較早前梁振英和財爺曾俊華會見傳媒,就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聽取意見,邵善波就大爺般坐在隔壁。要是他和中策組能低調地為政府政策提供意見,那就算 了,現在竟然出來說甚麼操控輿論,打擊反對政府的意見,擺明是想擴大權力和叫政府增撥資源,趁機坐大,這實非香港之福。

美拉攏泰緬圍堵中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昨午(周日)抵達曼谷,展開亞洲三國之旅,今天更歷史性訪問緬甸。奧巴馬連任之初,把迫在眉睫的「財政懸崖」問題和以巴衝突丟在一旁,急急進 行亞洲之行,是要趁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即將大換班之際,為美國重返亞洲的外交政策背書,爭取更多亞洲盟友來制衡中國,並試圖為自己建立外交功績。 

奧巴馬東南亞三國之旅為期三天,先在泰國逗留18小時,向這個逾半世紀以來的長期非北約盟友示好,強化雙方在反 恐、緝毒和經貿關係。奧巴馬在參觀卧佛寺後,到醫院拜會正在養病的86歲泰王蒲眉蓬(Bhumibol Adulyadej),然後跟總理英祿(Yingluck Shinawatra)會晤。


泰國總理英祿在政府總部跟到訪的奧巴馬會晤。路透社

今訪緬甸見昂山素姬

不 過,他此行焦點卻是今天閃電訪問仰光6小時,成為首位訪問緬甸的在任美國總統,其間會到民主派領袖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的寓所拜會,並與總統登盛(Thein Sein)會晤;還會到仰光大學發表演說。之後會轉飛到柬埔寨金邊進行歷史性訪問,並出席東亞峯會。

這是奧巴馬自2009年上台以來第五度訪問亞洲,也是今年第二次,而且是他連任後首次外訪,凸顯他第二個任期是如何重視亞太區,當中涉及戰略和個人需要。

奧巴馬內政一無是處,經濟疲不能興,惟有像歷任美國總統那樣希望能解決以巴衝突,名留青史。他曾訪問埃及和沙地阿拉伯,又多次試圖恢復中斷多時的以巴和 談,可是以巴和談停滯不前,近日更在加薩爆發激戰。至於他支持的阿拉伯之春,即使推翻多名獨裁領袖,但換來的是民主大倒退,極端伊斯蘭教徒掌權,利比亞淪 為無政府狀態,美國駐利比亞大使更遇襲身亡。

自詡是美國首位「太平洋總統」的他,惟有將視線由中東轉移到東亞,因他意識到21世紀是亞太的世界,而美國過往忽視東亞,讓中國崛起,於是趁中共領導層換 屆,南韓和日本大選在即的良機,挾剛連任的強勢訪亞,為重返亞洲政策提供絕佳宣示作用,爭取更多國家靠攏美國,進一步圍堵中國。


英祿在晚宴上跟希拉莉祝酒。路透社

英祿和奧巴馬在會談前,禮貌地握手問好。路透社

奧巴馬和希拉莉在曼谷卧佛寺參觀。路透社

跟中國維持「既合作又競爭」

雖然美國政府否認奧巴馬此行旨在圍堵中國,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Thomas Donilon)只說這是「我們下一階段重新平衡的新開端」,所謂「重新平衡」是指跟緬甸、泰國和柬埔寨接觸,並跟中國維持「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

緬甸軍方勢力仍大,改革步伐並未理想,但奧巴馬高姿態訪緬,明眼人都知道美國想挖中國牆腳,爭取緬甸「遠中親美」,透過放寬對緬制裁,讓美國企業到緬甸投 資,擺明是以這種甜頭來獎勵緬甸政府,向北韓和其他跟中國友好的國家傳達明確訊息:只要肯開放改革,並跟美國「埋堆」,這些好處就會落在他們身上。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



經濟學人批笨 馬英九抗議  民進黨揶揄:國際認證 台灣奇蹟

【明報專訊】英國知名時事雜誌《經濟學人》發表文章針砭台灣總統馬英九的施政表現,嘲罵馬是「笨蛋」(bumbler),在台灣觸發政治風波。馬英要求駐英代表處「適度」提出抗議並投書澄清。在野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趁機敦促馬盡快召開國是會議,挽回個人形象,有民進黨高層揶揄,總統成為「國際認證的笨蛋」,「也算是台灣奇蹟吧!」

引起爭議的文章題為「Ma the bumbler」,刊登於最新一期《經濟學人》 。「bumbler」意指笨拙或常犯錯的人,但島內輿論紛紛以「馬笨蛋」議論這篇文章。文中指出,馬英九2008年上台時民眾充滿期待,但5年過後民望跌至不足兩成的歷史低位。作者列舉馬英九的「罪狀」,首先是民生無改善﹕民眾薪金10年未上升,對大陸開放卻引來大批熱錢炒貴房地產,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正急速增加。

指馬優柔寡斷 政策搖擺

文中認為,台灣經濟不振固然受環球景氣低迷影響,但馬英九優柔寡斷,政策變來變去,令問題雪上加霜。其親信、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因貪污被起訴,又令馬一向重視的清廉形象受挫。作者稱,台灣社會「似乎漸漸在一件事上得出共識,就是馬總統是沒用的笨人」。

台外交部:抹煞外交成果

《聯合報》報道,馬英九對這篇文章高度重視,要求相關部門針對文中所提問題提出解決之道,並要求外交部透過駐英代表處適度提出抗議及投書澄清。台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昨表示,會以適當方式向《經濟學人》說明政府施政「有些仍須努力,但成果也不應抹煞」。夏季昌稱,政府希望報道者對馬施政整體績效及所做努力「衡平地去看」,「而非只看部分,抹煞在外交、兩岸上非常好的成果」。

台灣執政團隊要員紛紛為馬英九辯護。行政院長陳畄昨日稱﹕「我長期閱讀《經濟學人》雜誌,了解這雜誌的作風……你們如果也長期閱讀的話會發現,它從來沒有對一個國家的政府假以辭色,對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有批評。」陳畄指出,報道部分內容並不準確,例如台灣貧窮人口增加是因為去年修正社會救助法,放寬了貧窮線,而此舉目的是「想多幫助一些人」。

蘇貞昌籲國是會議挽形象

文化部長龍應台認為,國人應有更自信,對於一篇外國媒體報道,不用小題大作。監察院長王建鬉則反問﹕「笨蛋怎麼會去念哈佛的博士呢?」他認為,馬英九一點都不笨,只是「魄力不夠」。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天表示,《經濟學人》是「蠻權威」的雜誌,這樣的報道讓總統和國家形象均受傷害,他呼籲馬趕快召開國是會議,「解決國家危機,也挽回自己的形象」。民進黨團書記長蔡其昌嘲諷道﹕「國家的機密竟然讓《經濟學人》知道了,這對台灣來講非常不幸。」


馬英九施政引發島內不滿,有台灣團結聯盟黨員等人13日宣布發起「馬英九下台連署」行動。(中央社)

十八大中委黑箱選舉結果曝光 七巨頭得票劉雲山包尾

中共十八大落幕,但當局迄今對選舉詳情秘而不宣,連自詡是「差額選舉」的中央委員選舉,得票情況也嚴格保密。海外明鏡網昨披露,後來當選政治局常委的七位 巨頭在中委投票時,習近平得票最高,「全票當選」,李克強只比習少一票。七巨頭中以劉雲山得票最低,連未能入常(政治局常委)的汪洋,也比他多,但最後汪 卻無緣入常。北京學者指,這顯示中共黨內選舉完全是自欺欺人的遊戲。 

明鏡網屬下《外參》雜誌最新一期刊出中共十八大中央委員選舉中,10名最頂級政要的得票數,包括後來入常的七 人。其中總書記習近平以2,306票(投票人數2,307人)「全票當選」,只差一票;未來總理李克強得2,305票,比習少一票;未來人大委員長張德江 和未來常務副總理張高麗都是2,305票;未來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得2,300票;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得2,299票;主管意識形態的劉雲山最低,得 2,294票。


中共七名新巨頭在十八大中央委員選舉得票曝光,掌管意識形態的劉雲山得票最低。路透社

汪洋劉延東得票多過王岐山

有意思的是,無緣入常的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以及政治局委員兼國務委員劉延東,得票也比劉雲山和王岐山都高,汪洋獲2,300票,劉延東得 2,301票,但最終汪洋和劉延東都不能入常。而外界最早熱傳入常「志在必得」的中組部長李源潮,在中委選舉得票是2,287票,在10大政要中排尾,居 然比劉雲山還少。

北京獨立學者高瑜對《蘋果》指,十八大中委選舉是經過反覆預選、動員後進行,就為確保「該上的人一定能上」,但10大政要得票顯示,部份人還是有人反對,這證實中共的民主選拔是自欺欺人,不是根據民意,而是小圈子權鬥,這也是當局不公開投票結果的原因。
「黨內民主一代不如一代」

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也指,20多年前十三大中委選舉,鄧小平有意把左王鄧力群塞入政治局,但代表們硬是把鄧「差額」掉,連中委都沒選上,更遑論入局,「現在看,所謂的黨內民主是一代不如一代」。

至於李源潮「失常」的原因,明鏡網指或與李被指在海外包養情婦、受賄,以及在六四問題上保守派對他存疑惑有關。但也有分析指,五年後中共十九大,李或仍有 機會上位。劉延東不能入常,實為中共建政後從未有女性入常,無論胡錦濤還是江澤民,都不可能為她破例。至於汪洋未能入常,報道指實際背後反映胡錦濤對汪的 栽培苦心,如不出問題,汪洋應在十九大上位,連做兩屆,直到2022年二十大。

明鏡網/《蘋果》記者


李源潮

中委巨頭得票

十八屆中央委員選舉十巨頭得票數

習近平(常委)    2,306票

李克強(常委)    2,305票

張德江(常委)    2,305票

張高麗(常委)    2,305票

俞正聲(常委)    2,300票

汪 洋        2,300票

劉延東        2,301票

王岐山(常委)    2,299票

劉雲山(常委)    2,294票

李源潮        2,287票

註:投票人數2,307

資料來源:明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