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丘亦生: 一行出狀元




彭博社上周五首度公布「世界200大富豪榜」,本來年中有各式各樣富豪榜,次次名單都熟口熟面,但今次仍然讓我覺得滿不是味兒,尤其是我看到賣衫的可以發過股神畢非特,搞超市搞飲料的都可以成一國之首富,恰稱行行出狀元,偏偏我們只能一行出狀元。

彭博的富豪榜是更新至上月5日,並計算了今年至今的財富變化。表現最超班的,是西班牙服飾連鎖店Zara的創辨人奧爾特加(Amancio Ortega),僅僅靠千六家門市,今年便進賬了180億美元財富,相當於每日荷包漲了6600萬美元,將其身家推高至536億美元,超過股神畢非特,成為全球第三大首富,竟然比李嘉誠的身家高一倍。

憑零售風生水起的不獨奧爾特加,25個全球最有米的富豪中,有9個都是零售起家的,還包括宜家傢俬的創辦人Ingvar Kamprad、瑞典服飾連鎖店H&M的大股東Stefan Persson、連鎖大賣場沃爾瑪大股東的4名家族成員、奢侈品牌子LVMH行政總裁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及德國超市Aldi的創辦人Karl Albrecht

另一個可以致巨富的行業,是食品,無獨有偶,台灣及內地的首富也是搞食品的,分別是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及娃哈哈實業的董事長宗慶后。因為專搞食品飲料而晉身超級富豪的有12人。

反觀香港,有7位超級富豪上榜,比中國的5名及台灣的3名都要多,對於一個7百萬人的城市來說,竟然比一個13億人的中國或者2300萬的台灣更盛產超級富豪,不可說不巴閉。不過,行業集中度卻十分高,除了排最後的米高嘉道理並非地產起家外,其餘6人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氏兩兄弟(郭炳湘不上榜)及呂志和均是地產大亨。

我不是說,他們除地產以外甚麼都不會做。呂志和近年沾手澳門賭業,走勢便突飛猛進,其身家達到103億美元,今年內急漲76%,與傳媒大亨梅鐸的身家只差1億美元,更超過今年同樣形勢大好、成為蘋果頭號勁敵的韓國首富--三星主席李健熙。李嘉誠的生意王國,已算是國際化程度最高,但我還未看到有另一項業務,可以蓋過地產的鋒芒。

香港超級富豪幾乎清一色以地產出位,說明了什麼?如果香港地產商特別出色、有競爭力,為何卻局限在香港,最多一路向北,卻不能四面擴張,成為一個世界性的事業?抑或只是因為在香港才特別好賺,兼且遊戲規則還可以令新競爭者或外資難以分羮?這又可否解釋為何香港沒有出產零售或食品大亨?

這令我想起兩位著名經濟學者早陣子出的一本書「Why Nations Fail」,書中指出決定國富國窮的因素是制度,而制度可大約分兩種,一種是「壓榨性制度 (Extractive Institution)」,另一種是包容性的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前者是犧牲多數人而造就少數人的繁榮,後者則容許大家在大致公平的起點上競賽。這意味,如果香港不能改變一業興百業頽的局面,最終經濟亦會凋零。

在我看來,香港的超級富豪,幾似阿聯酋的酋長,看家本領是藉關係及財力霸佔稀有資源,多於在產品上創新改良。所以,你不會在達沃斯、博鰲亞洲論壇上見到他們雄辯滔滔,說要改變世界,因為他們最不想改變的,就是有利於他們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