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劉銳紹﹕未敢張揚的少許進步




過去數天先後談了「十八大」的負面內容,其實也可以談談中共的一些進步之處。至於這些進步的幅度有多大?意義有多深?則由大家自行判斷了。

最值得談的相信是政治局新增委員的「內部選舉」(注意:只是新增的委員,現任委員如需要留任的,不一定要經過內部選舉)。按公開的制度,差額選舉只在中央委員會及各地的選舉中實行,而不在更高層次的政治局選舉中實行,更不會在產生政治局常委的過程中出現。不過,原來中共在2007年「十七大」之前,曾嘗試由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等大約300多人就新增的政治局委員進行投票,成為繼「十三大」實行差額選舉以來的另一個「突破」。

不過,這個「突破」也有很多局限。例如,這次投票只作摸底參考之用,結果並不完全作準;此外,這次投票完全保密,進行之後不對外公開。今年「十八大」前,據聞中共高層也進行了新增政治委員的內部投票,但同樣不對外透露。我對內地朋友說:這些都是好事,說明中共也有進步,但為什麼不敢公開?他們的答案是:中央大員對政治開放還是沒有信心。

「內部選舉」

另外一個值得談的進步,就是上海黨代表大會首次試行提案制,10名黨員聯署就可以向大會提案。長期以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有提案權,即使提案不一定得到積極的反應,但畢竟可以表達一些聲音。可是,在省市級的黨代表大會中,黨員竟然沒有提案權,連橡皮圖章也不如,可見黨員只能服從黨的決定,不能多提異議。

這次在上海的黨代會上試行提案制,給予黨員一些權利,馬上有特別反應——接近一半的提案是涉及「黨的建設」的,並直接要求「執政方式現代化」,反映黨員求變的心聲。當然,這些聲音還未得到回應,也是意料中事。

此外,在多個省(包括廣東)的黨代會中,也用差額選舉選出常委,雖然差額比例很小,而且事前已知道誰是「陪跑者」,但畢竟是新的嘗試,希望日後成為慣例,並且一直影響到黨中央。如果有一天,政治局常委和總書記也是普選或直選產生的話,那麼中共就更有希望了。

其實,中共高層也感到基層黨員的民主訴求愈來愈強烈,所以在「十八大」前已經幾上幾下,聽取黨員意見。但聽取意見畢竟只是一種形式,而不是接受監督和保證改進的有效機制,頂多只可以讓黨員消消氣,避免積累不滿而已。

從上述情可見,只要中共能真正下定決心,敢於拋開個人和小集體的私利,是有能力搞好政治改革的。在此,容許我多講一句逆耳之言:昔日的封建王朝是家天下,今天則是黨天下。雖然「十八大」修改黨章時可能列明日後總書記只能最多擔任10年,算是一個「進步」,但如果中國共產黨不能洗刷封建王朝的陋習頹風,只會重蹈覆轍。

(「十八大」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