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

陸以正: 歐、羅選情緊繃




依照「美國人口鐘」上周六的數字,美國總人口數已經超過三億一千四百六十四萬人。這些人中僅有居留權、尚非公民的總數,沒有人敢冒險估計。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沒有國民身分證,更沒有戶籍制度。雖然設有戶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按期提出全國人口數及男女統計,很少有人引為論證,和台灣比起來,準備性與反映真相的程度差得遠了。

從這些數字出發,去看八天後,亦即十一月六日的美國總統選舉,就個人喜惡而言,自然希望民主黨的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Ⅱ)和拜登(Joseph Robinette Joe Biden)能夠連任總統與副總統職務;台灣有許多人可能持同樣看法。但若就今日形勢地評估,對美國稍具瞭解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就民主黨而言,選情並不過分樂觀。

首先必須指出,國內報章極少提到,美國並非只有民主黨與共和黨兩個大黨,才提出總統候選人。今年至少還有四個小黨,也來趕熱鬧,提出它們的所謂總統候選人。其中包括自由人權黨(Libertarian Party)的約翰孫(Gary Johnson)、綠黨(Green Party)的史坦音(女、Jill Stein)、憲法黨(Constitution Party)的古德(Virgil Goode)、和正義黨(Justice Party)的安德森(Rocky Anderson)。

要登記作為總統候選人,必須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如得票不及規定數額時,保證金會被沒收。所以前陣子出過風頭,包括一個以婦女權益為號召的小黨派,現在都銷聲匿跡了。

第三場辯論(見圖,美聯社)的主持人,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名記者謝費爾(Bob Lloyd Shieffer),高齡已七十五歲,但寶刀未老,頭腦清楚無比,講話不快不慢。他先和在場聽眾約法三章:不得鼓掌,也不可有其他任何形式的反應。這是明知雙方都有捧場群眾,若事先不加約束,等辯論開始後,萬一發生鼓譟,聽眾席上先鬧起來,場面就無法控制了。

一般讀者可能以為美國總統競選最後一場辯論的地點,總該選在華府、紐約、或其它哪個大都市舉行吧。非也,選戰最後也最重要的那次辯論,地點選在佛羅里達州的巴頓魯治(Baton RougeFlorida)。那是老年人退休的勝地,而佛羅里達州離古巴最近,可說是右派根據地。我先擔心會發生什麼事端,幸虧太平度過。

最後這場辯論,對台灣很不方便。幸虧十月廿二日的《紐約時報》不惜篇幅,刊出了辯論全文。感謝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同仁再把全文從網站印出,長達三十九頁之多,使本文能每字每句,皆有所本。

外國人或許以為這類辯論,真能影響投票結果。老實說,沒有那麼容易。我所瞭解的美國民意,從來沒有那麼簡單。有許多因素,老美們嘴上雖不好意思承認,心中早有定見。這也就是歐巴馬的選情雖然看來一帆風順,卻又有若干岌岌可危、難以啟齒的地方。

打開天窗說亮話,歐巴馬的皮膚顏色,以及他與生俱來的自由主義傾向,已經共和黨右派候選人羅姆尼定位為歐巴馬的第一大罪狀。正因為他是美國建國二百七十一年來第一位黑人總統,凡內心仍視黑人為低級民族,尤其美國中西部(the Midwest)的白人農民,嘴巴上雖不便講,心裡總有點看他不起。

紐約著名的「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高級研究員Stewart M. Patrick在該會網站上發表了他對美國總統選舉第三次辯論的看法,可謂一語中的。他指出:兩人在外交課題上的立場大體相同。從以色列到伊朗,從敘利亞到阿富汗,大體都符合美國長久以來的政策。

台灣人最關切的一點,自然是兩人對日漸重要的中國大陸,政策方向會否改變。我仔細聆聽這場辯論,並詳細研讀全文的結論,是兩位候選人都強調北京應該「照規矩辦事(play by the rules)」。兩位候選人話說得雖很含蓄,但他們都有不滿之處。歐巴馬代表從事對華貿易的美國工商界人士,對中共鋼品與輪胎輸出管制的不合理,作了批評。

羅姆尼就沒那麼客氣了。他指責大陸政權「操縱匯率(currency manipulation)」、甚至提到大陸貿易商在國外做非法生意,大陸甚至大量印刷偽鈔(他指的當然是美鈔,而非人民幣)。這個指摘當然會踢到中共的痛處,要看《人民日報》會不會接招了。
 

畢老林: 美國大選殺到 跟羅姆尼算賬

1028日,周日。美國著名私募基金黑石集團(Blackston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訪港,上周五會見本地傳媒,久違了的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亦有露面(見本報1027/28A4頁「新聞人物」)。

1vs 99

猶記得五年前,黑石紐約招股上市,集團既為全球管理資產最多的私募基金,又邀得其時剛成立的內地主權財富基金中投(CIC)入股,聲勢一時無兩。事有湊巧,黑石2007IPO,適逢創辦人六十大壽,蘇世民遂於生日當天(213日)搞了一個豪華派對,衣香鬢影星光熠熠之餘,還豪擲百萬美元請來「樂壇長青樹」洛.史釗活(Rod Stewart)獻唱一小時,成為投資界一時佳話。黑石上市四個月後,美股見頂﹔不出一年,雷曼倒閉觸發金融海嘯......以後的,都是歷史了。

私募基金再度備受注目,除了因為金融危機最黑暗時期已過,私募基金重拾集資能力,而黑石的最大對手凱雷(Carlyle)亦在籌劃上市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數美國共和黨總候選人羅姆尼於198499年出任另一著名私募基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行政總裁,雖早在十三年前金盆洗手棄商從政,惟不管初選期間的黨內提名,還是大選前在辯論中跟奧巴馬的舌劍唇槍,羅姆尼政敵皆不忘圍繞其私募基金背景窮追猛打,把他的形象引向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一面,以彰顯羅姆尼跟99%與私募世界沾不上邊的普羅大眾對立,只為鞏固強化社會上最富裕1%人的利益辦事。

對港人來說,美國大選焦點離不開中美關系以至選後重要財金官員的人事任命,當中尤以聯儲局主席貝南奇何去何從最受矚目。羅姆尼在掌管貝恩資本時的種種表現,本港以至美國媒體似乎俱著墨不深。為了反駁政敵指控,羅姆尼不止一次以貝恩資本在他治下十五年令不少企業「起死回生」,証明自己在改善經濟創造就業上能力過人。另一邊廂,與羅姆尼師徒相稱、素以不屑跟傳媒打交道見著的貝恩資本創辦人比爾.貝恩(Bill Bain),近日罕有地接受新聞意見網站The Daily Beast獨家專訪,替愛徒羅姆尼護航。

黑石總舵主訪港、其頭號勁敵凱雷籌劃上市,而早已不彈此調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則全力「洗底」挽回民心,此時此刻,私募基金大有深入討論的空間。美國總統大選尚餘一周便「殺到」,是時候跟羅姆尼「算算賬」了。

企業狙擊手惡名昭彰

私募基金最富爭議性的策略,莫過於涉及大量債務的「杠杆式收購」(leveraged buyouts, LBO)。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KKR等大型私募集團把並購目標收歸旗下後,往往急不及待將公司資產「拆骨斬件」,在市場上以更高價錢轉手圖利。這種不理員工死活,猶如殺雞取卵的投資手法,令私募基金惡名昭彰,為其決策者掌舵人換來「企業狙擊手」(corporate raiders)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外號。史上最著名的LBO,自非1989KKR「蛇吞象」,以250億美元收購美國煙草及食品集團RJR Nabisco,為私募基金奠定Barbarians at the Gate的「江湖地位」莫屬。

今時今日,這種赤裸裸的資產「拆骨」行為已不常見,私募基金在完成並購後,對企業日常營運多有一定程度的參與,入主後以改善效率提振盈利為目的「執靚盤數」,若干年後透過出售或把公司上市,替投資者和合伙人賺取豐厚回報。

在深入探討羅姆尼領導貝恩資本十五年間對公司的建樹前,有必要先就杠杆式收購略作交代。假設私募基金(以A公司為代表)看中一家企業(並稱之為B公司)並立意收購,且決定以LBO形式進行。在交易中,A公司只會拿出佔總收購金額一個極低比例的資金作股本(equity,比方說10%),繼而把B公司的資產用作抵押品向銀行舉債,以籌集收購所需的餘下90%資金,在B公司股東和監管機構無異議下,交易水到渠成。然而,在LBO模式下,收購B公司的錢絕大部分由銀行處借來,而這筆巨額貸款將悉數體現於B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令其成為一家高負債企業。

私募基金(A公司)的如意算盤是,買入後馬上採取行動整頓營運提高效率,在增強B公司盈利能力之餘,還本付息亦綽綽有餘。顯而易見,這個算盤若打得響,B公司的現金流足以應付債務償還且有餘力向股東派息,以債務股本91的比率,那等於私募基金出資1元卻賺足10元,充分享受順境時杠杆效應帶來的好處,股本回報(ROE)當然和味。

不過,就如所有牽涉杠杆操作的金錢游戲,被收購的企業一旦遇上行業不景經濟衰退,又或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市場恐慌,銀行落雨收遮債主臨門,LBO便隨時令並購目標深陷財困甚或走上破產絕路。

換句話說,企業不幸遇上困境,杠杆這把雙刃劍會逆向發揮可怕威力,使高負債公司瞬間沒頂。由此可見,LBO的成敗,很大程度取決於時機與周期。順流逆流,不同的時機、周期,可以為LBO帶來南轅北轍的結果。一句話,LBO的本質是一場金融賭博。

羅姆尼出掌貝恩資本時,LBO交易做了不少,惟從績效/回報出發,其實際表現如何?單看數字,抵佢「牙擦」。這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出任貝恩行政總裁十五年期,貝恩資本平均每年投資回報高達五成,羅姆尼常以此自夸具有使企業脫胎換骨之能,強調美國在其治下,經濟就業必能「照辦煮碗」重現生機。

然而,看清楚一點,有二事值得商榷:羅姆尼掌管貝恩資本,時為19841999年,標普500指數從160點起步,一直升至他決定棄商從政時的1270點。換句話說,不必動用杠杆,「齋」買指數每年平均回報(連股息)亦達17%。貝恩期間表現雖遠勝大市,惟以大量債務涉及的額外風險換來的高回報,是否真的像羅姆尼所說般「難能可貴」?

根據《華爾街日報》所作調查,在羅姆尼領導貝恩資本的十五年裡,集團完成了77宗大型並購。然而,貝恩為客戶創造的資本增值,75%來自當中的10項交易。此10宗並購,投資本金加起來僅2.5億美元,但總利潤卻高達18億美元,回報率逾6倍!可是,在這10宗交易以外,貝恩投資表現僅中規中矩,餘下67宗並購,以平均持有期五年為准,年回報只有12%,比之標普500指數同期17%的年均回報尚有不如。

順流逆流金融賭博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0宗為貝恩帶來75%投資利潤的交易中,多達四家公司在羅姆尼退出後走上破產之路!羅姆尼於1999年決定棄商從政,隨之而來的是科網泡沫爆破,美國經濟衰退,而美股則在200002年陷入長達三年的大熊市。顯而易見,羅姆尼掌舵期間對貝恩獲得高回報貢獻不少的這四家企業(合共產生6億美元利潤,佔10家公司合計18億美元總利潤的三分一),在逆境時無力償債,LBO的高杠杆逆向發揮威力,四公司盡陷絕境。

羅姆尼在貝恩資本的輝煌戰績,與其歸因於整頓企業有過人之才,還不如把其成就歸功於運氣和時機,既得助於一見大風大浪便減息的格林斯平,經濟穩定融資成本低企,更令杠杆式收購事半功倍無往不利。運氣以外,羅姆尼選擇在股市浪頂急流勇退轉戰政壇,彰顯了此人時機拿捏准繩,確有一些真本事。然而,這只能証明羅姆尼是一流的金融賭徒、華爾街的菁英。這種不惜令企業孭下巨債,透過杠杆谷回報派高息的投資手法,如何確保美國經濟「起死回生」,為基層創造大量職位?

閣下能看出中間的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