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

傅鏗: 兩極化的國土

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開始在紐約興起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創用了兩個政治新名詞:「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和「百分之一的人」,抗議當今美國百分之一的富人肆 無忌憚,造成海峽般的金融風暴卻讓百分之九十九的國人來買單。一年之後的九月中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在一次捐款聚會上又創出了另一個政治新名詞: 「百分之四十七的人」專門依賴政府,只管吃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的白食,但他們不繳納任何聯邦個人所得稅,難怪他們只會投民主黨的票。羅姆尼講話時的那種鄙 視「白食者」的口氣和不囂的神色,與安.蘭德的小說《巨人聳肩》中的「自私美德」說教如出一轍。羅姆尼說:「我的工作不是去擔憂這些人。我從來就沒能說服 他們,讓他們擔當起個人的責任,搞好自己的生活。」這語氣顯然是,窮人受窮都是自己不爭氣,因而只是可恥的標記;彷彿貧窮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不是由提供社會 福利的政府造成的,便是由這些百分之四十七的低收入者自己釀成的。 

這些「百分之四十七的人」的年收入大都在每年三萬美元以下,大都是老人、學生和其他低收入人士。但是羅姆尼也絕 不會擔憂的一個觸目驚心的美國社會現實,則是巨大的貧富差別: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個人一萬美元收入以下,三口之家一萬八千)佔百分之十五點九,最 富百分之一的人則佔有差不多全國四成的財富,收入最高的人和最低的人的差別在三百倍以上。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貧富差距則更為懸殊,貧窮線以下的人佔兩成 以上,最富的兩成人的中間收入則是$223,285,比去年多$1,919,而最窮兩成人則是$8,844,比去年少$463;而且最近幾年這一貧富差 距,像社會軀體的肌瘤一樣,年年都在增大,與美國人的財富一樣領先世界。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oseph Stiglitz在今年問世的《貧富差距的代價》(The Price of Inequality)一書中指出,美國的巨大貧富差距已經嚴重侵蝕了民主體制下的公平原則,「一人一票」的制度演變成了「一美元一票」的原則,眾多法規 都偏護富人,最明顯的就是像羅姆尼這樣的大富人所繳的聯邦稅比率要低於普通的中產階級。但是Stiglitz也說,為甚麼這麼多中產階級和低收入人士,都 會去投票支援明顯代表百分之一人的政黨,則依然是一個巨大的謎團。美國社會中的少數富人和其他人之間一直存在着一個默認的合約:那就是,「我們給你提供工 作和繁榮,而你們讓我們取走巨大的紅利,並對我們報以感激和敬重。」這個不成文的合約本來就是脆弱的,而至少是從新千禧年以來,這樣的合約已經破裂了,富 人依然拿走紅利,就像那些華爾街的老總們,在讓眾人遭殃的金融風暴還未平息之時,照樣領取紅利;而其他人的處境卻是每下愈況,更有眾多的人則掙扎在生活線 上。

羅姆尼鄙視一半美國人的話也正是出於那個默認的合約,完全是一個老總要求「感激和敬重」的口氣,但是他根本沒有想到履行自己的合約職責,那神氣彷彿是,那 麼多人處於貧窮之中並不是我老總的事。然而這個講話將是鎖定羅姆尼政治命運的滑鐵盧,而美國則將演變成一個愈益兩極化的分裂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