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星期三

劉銳紹﹕「國教」爭持勿再失諸交臂



港府執意推行國民教育,反「國教」人士多方抗爭,集會,絕食,醞釀罷課,已逐漸走向一個雙方也難退的「死位」。這個局面主要是官方判斷錯誤,急於求成,主動引發「思想戰爭」,其後又錯失擺平契機而造成的,可謂作繭自縛。

官方判斷錯誤

有外國傳媒關注,會否像八九民運那樣,演變成武力鎮壓?我看,在香港的環境下,這種情應不會出現,至少短期內不會。但有些舻象卻何其相似:「六四」前官方放風「學生背後有黑手」,如今建制言論也指「學生被政客利用」;「六四」前官方表示「願與學生對話」,但沒有實際的妥協行動,今天,無公信力的梁振英勸反對者提意見,但對話不以「撤科」為前提,令人感到口蜜腹劍。

我對這種形勢感到憂慮,愁眉深鎖,深盼各方(尤其是官方)必須抓準最後契機,不要再冒進。另一方面,反對者堅持有理,但也要有理有利有節,善於拿難不失立場的「政治游刃度(或稱柔韌度)」,把社會的傷害減至最低。

在此先交代一些背景。至少一個月前,已有不同渠道向北京和港府提出相近的分析:從官方的利益看,須確保99日立法會選舉有利於建制派,所以應在「國教」問題上「戰略性退卻」,以免影響建制派選情,這是眼前的「重中之重」。

分析指出,陳惜姿等家長並非一概反對國民教育,只是反對官方屬意的那一套內容和方法,雙方是有機會協調的,政府應多創造迴旋空間。例如,家長們要求擱置推行,重新諮詢,政府也說「有3年開展期」,條件不成熟的學校可以不開展。

不過,雙方還有一個結,就是2015年須全面推行「國教」。家長們感到,這條「死線」不撤,3年後孩子們同樣要「吸毒」;官方則感到,此線一撤,等於全盤否定「國教」,不僅前功盡廢,政府更威信何存?

觀乎此,當時的建議稱:港府應馬上說,2015年不是「死線」,全面推行國教科的時間還可以「延遲和彈性處理」。注意:「延遲和彈性處理」不等於撤銷,不失政府立場,但已騰出很大的協調空間。

可惜,北京後來又聽到3種意見:

一,外國勢力正趁機爭奪和培養年輕人,「理據」是外國傳媒和駐港使節已關注事件(筆者認為:即使外國關注或「抽水」,但非主流,不成氣候),「國教」稍退即敗;

二,內部民調顯示,「國教」爭議不會影響建制派選情。

三,可以打消耗戰,反對者不會持久。

於是乎,港府繼續拖和撐,迴旋空間大大收窄,民怨暴增,而「國教」的反對者也發展為大聯盟,政府更難應付。近日,政府總部門庭若市,絕食聲中悲憤畄天,更有舻象顯示已影響建制派選情,官方前天才首次由林鄭月娥暗示「死線」可商議,但已難令反對者接受,令人浩嘆。

迴旋空間大大收窄

事到如今,筆者提出3點:

(一)港府勿再失諸交臂,應明確表示不存在「死線」,待社會取得高度共識才全面推行「國教」,梁振英隨後與反對者對話(當年李鵬也跟學生領袖對話);

(二)港府如行了第一步,雖然沒有直接撤科,但可理解為「無限期押後」,反對者雖不加入官方的委員會,但可接受有條件的對話,例如傳媒在場的室內對話,而不一定是廣場上的全民對話(筆者強調,這是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免被指為「非理性」,事後可公開談判內容,未如理想則可繼續抗爭)。

(三)努力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中間人,協助溝通。這不是䒷底交易,而是務實的政治操作


梁美儀﹕梁特首,請撤!

打從93日開學日起,已連續兩日有約8000名市民到添馬艦政府總部集會,要求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過,特首梁振英對絕食者、集會市民的回應,卻教人泄氣。他指政府很願意與反對國教科的朋友對話,說「在撤回和不撤回之間,我們的空間和商量餘地很大」,但不好意思,他關鍵的一句是:「對話不能前提是撤回不撤回。」即是說,底線未讓半分。

2006年,前朝曾蔭權政府在公眾激烈反對下,一口氣推倒兩項政府力推的政策建議,一是決定將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單一招標方案推倒重來,重新諮詢,如今西九文化區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政府決定在為期9個月的研究開徵銷售稅諮詢期內,主動宣布停止推介銷售稅。又如曾蔭權政府當初為堵塞議員辭職再參選的漏洞而提出的遞補機制方案,後來也因公眾強烈反對,政府最終宣布押後二讀相關草案。

如今梁振英的不撤立場固若金湯,政界消息所言,梁班子內,政務司長林鄭月娥、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主席胡紅玉,以至部分「梁粉」行政會議成員,都力勸梁先撤回方案,留得青山在。有行會成員更教路,指大可將問題諉過於上屆政府,指新政府需時再作研究,一個順水推舟,責任不留痕。

不過,這些勸諫,梁振英統統無法聽進耳裏,梁振英對今年9月開始為期3年國教開展期的那種寸步不讓態度,叫官場中人大惑不解,認為有違官場辦事的倫理,甚至愈來愈多人相信,在堅持開展國教科的背後,梁特首肩負更重要的政治任務。

公民廣場上,反對國教科的絕食者一個一個的倒下,民眾與政府的對立日趨緊張。梁特首,不要再做木頭人了,撤吧!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