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7日星期二

盧子健: 政府對手是公民社會、不是政治力量



新政府開局形勢差,是不爭的事實,但究竟政府本身如何分析目前的形勢呢?

從政府最高層官員的言論及其一些支持者的分析看來,雖然新政府感受到壓力,但看來他們也認為目前的困難是暫時性。更重要的是,他們把目前的困難主要歸因於政治力量的挑戰。可是,如果政府只把注意力放在政治力量之上而忽視了公民社會,其所遇到的困難就不會是暫時性,而香港的政治亂局或僵局會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有些政壇耳語說﹕政府認為在立法會選舉過後,施政就會暢順一點。

左派元老吳康民先生曾在本報多次撰文,指目前政府遇到的挑戰,是因為既得利益集團、港英餘孽和泛民主派的聯手攻擊。

較早前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深圳會見香港政壇人士,會面內容有不同版本的傳言。其中一點是中央認為由於梁振英當選特首並非原來的「劇本」,因此有些人未能接受。如果傳言屬實,應該是指唐英年的支持者。

至於特區政府的高層官員又有什麼話呢?他們的身分使其發言不會太直接和坦白,但一些談話內容與上述傳言、耳語的調子有共鳴,值得綜合分析。

梁振英最近在一個訪問中說,現時進行中的立法會選舉中民生話題沒有熱起來,因為政府主導了民主話題。言下之意是政府的批評者在找不到民生問題作為攻擊點之餘,唯有選擇政府改組、國民教育、官員誠信這些話題造勢。而梁本人及其特區政府相信民生問題才是市民最重視的,因此不怕政治問題的挑戰會影響其施政能力。

此外,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7月落區時曾經說過,由於立法會選舉漸近,難免有種種示威和狙擊行動。在國民教育的激烈爭議中,教育局長吳克儉也說過,讓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他是在暗示有些反對國民教育的人無非想製造競選議題。

綜合以上觀察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圖像﹕中央以至特區政府決策層認為目前有多股政治力量由於不同原因製造事端挑戰政府的威信,但它們不至於會產生太大影響,因為第一,政府掌握民生政策的主動權,而這亦是大多數市民對政府施政最關注之處;第二,不少政治話題會炒熱是因為立法會選舉,所以不會持久。特區政府決策層似乎判斷立法會選舉結果會有利於建制派,而目前一些不接受梁振英的建制派力量在一段時間後,在威迫或利誘的影響下,應該會重新歸隊。

上述分析並非沒有道理,但如果政府真的如我所估計是依據上述分析行事,就犯了極大的偏差,過於側重政治力量對香港社會政治形勢的影響而沒有給予公民社會足夠的重視。

其實自2003年「七一」大遊行以來,體制外公民社會的政治能量遠比體制內的政治力量大。表面上,2003年政府撤回《基本法》23條立法是因為自由黨轉ɜ,令政府在立法會內無法取得多數支持,但自由黨的轉ɜ當然是因為超過50萬人上街所產生的龐大政治震撼。

此後幾年,保護維港運動、文化保育運動、高鐵項目中菜園村保衛戰,以至最近的國民教育爭議,以及近年愈來愈多人出席的六四悼念晚會、愈來愈多市民發聲支援內地維權人士等,都是公民社會為主要推動力。各方政治力量在這些重大社會政治事件中都只是配角。

公民社會是目前香港政局的大笨象,但政府看得見嗎?無論是曾蔭權當權時或者現在梁振英當權,中央以至本地當權者都傾向把政治紛爭聯繫到政治力量(尤其是泛民)的攪局。事實上,香港公民社會所產生的政治衝擊波特別大,就是因為無論是建制派或者民主派,都並沒有與公民社會建立起有秩序的互動關係,所以每一個小爭議可以變成大爭議,而每一個大爭議都沒有什麼妥善的政治妥協出路。政治壓力無法緩減、民怨始終不散,就是曾蔭權政府在第二任期間民望不斷下滑的原因。

香港的公民社會從一開始就不信任梁振英,所以他上台的民望遠比董建華和曾蔭權上台時為低,這不是因為什麼既得利益集團、港英餘孽、泛民主派等有這麼大的能耐。

由於泛民近年的頹勢,建制派在即將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取得比上屆好的成績並不出奇,但香港的政治主戰場在近年已由建制內轉移至建制外。倘若政府繼續忽視公民社會,則政治亂局和僵局很可能持續下去。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