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

占飛:大德不踰閑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不單國民教育部分綿裏藏針,掛羊頭賣狗肉,就是德育部分的「培養正面價值觀」,也大有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像弄fusion菜般把一大堆中西「美德」炒埋一碟,便交差了事,也不管兩者是否相容。

德育背後一定要有一套倫理學或道德哲學,教導學生的價值觀要配合社會制度,不能憑空講。無論中共怎樣聲嘶力竭五講四美三熱愛,但現實卻是有權者無法無天,制度令人冷血的話,那花多少氣力和公帑去「培養正面價值觀」,都得個「講」字!

大是大非

何況,所有美德都有個層級(hierarchy),都有先後、輕重、大小之分。倫理道德永遠有矛盾——如忠孝不能兩全,個人理想與家庭責任無法兼顧、權利與 義務有衝突等。《論語.子張》裏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正是這個意思。德要分大德、小德。大德關乎大是大非,小德則只是個人作風的小瑕 疵。

《德、國科課程指引》也提出核心價值觀及輔助價值觀的分別,正是大德跟小德的分野。《指引》說的核心價值觀卻是「堅毅、尊重他人、責任 感、國民身份認同和承擔精神、關愛、誠信」。上述各種都是美德,但算得上是大德嗎?誠信可說是大是大非,但堅毅關乎大是大非嗎?國民身份認同算嗎?

《指引》說德育要「傳承中華美德」,並教學生「一些《二十四孝》中孝子故事表揚孝道」。「孝」無疑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核心價值:所謂百行以孝為先也!為什麼 「孝」這麼重要?因為中國傳統社會之「本」是家庭,但不是今天的核心小家庭,而是整個家族的大家庭。「孝」的本質不只是今天尊重、愛護、照顧父母及長輩, 而是鞏固父權制,晚輩對長輩要敬畏,要絕對服從,要聽大家長的話辦事,不能違抗。這樣的中華美德,怎麼傳承?若要撇除絕對服從,重新定義「孝」,那又何必 用二十四孝的故事作教材?

《指引》只把「理性」列為輔助價值觀,但這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價值,也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指亞里士多德以降 的理性主義,蘇格拉底說的:「百行以『人貴自知』(know thyself)為先」那個理性,「凡事都要經過獨立及批判思考,才作出判斷及道德抉擇」那個理性。按此標準,絕對服從式盡孝跟愛國一樣,都屬於非理性。

捨本逐末

信奉理性主義,「孝」便只會是個人經過獨立及批判思考的道德抉擇,而不再是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誡命」(moral imperative)。《指引》一方面叫人傳承中華美德,即是以絕對服從為本的盡孝,另一方面又叫學生理性,究竟《指引》的作者知否兩者不能並存?孰為 大德?孰為小德?是孝「出入可也」?還是理性?

要真真正正的做好德育,首先要決定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是《指引》說的「堅毅、尊重他人、 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和承擔精神、關愛、誠信」?還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和恪守專業」?若是後者, 那據此而教德育,不就乾手淨腳?何必節外生枝,捨本逐末呢?

洗腦宗教教育

在討論國民教育時,許多人提到英治時期的香港早有洗腦教育——包括左派愛國學校的正宗愛國教育; 右派國民黨學校的教育,以及教會學校推行的宗教教育,都是洗腦教育。這倒是事實。宗教教育在英治年代相當成功,不少學生都是教徒。雖然離校後,大部分份都 毫不虔誠,只是名義上的「口頭教徒」。據此,有些評論便說:為什麼教會可以洗腦,國民教育卻不可以?這不是媚外嗎?

香港部分教會學校的傳教 式宗教教育,確與洗腦教育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例如校內只容許一種宗教,且報喜不報憂,只說那個宗教及教會的優點及好處,絕口不提該教會任何不是或歷史上的 污點,目的是為了誘使學生信教。校內,信教的教師與學生形成一股群眾壓力,令學生難以抗拒,隨眾合模的入教。一些開明的教會學校還好些,讓學生自由選擇上 不上宗教(聖經)課,考試考不考聖經科;較保守封閉的教會學校則規定,無論學生信不信教,都要上聖經課,考聖經課,甚至聖經不及格不許升班。

不偏不倚
回歸前,容許傳教式宗教教育,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不等於今天應該推行洗腦國民教育。如此不說自明的邏輯,偏偏卻有人混淆視聽。何況,教會學校是擺明車馬的傳教,不會矇騙家長、學生「以認識祖國」為名,卻洗腦為實。

現時,在許多國家已有聲音反對任何強迫宗教教育,以及用公帑資助傳教式宗教教育。在美國,公立學校已禁止傳教,教師或校方偏重任何一個宗教,都可能被控違反 美國憲法第一修訂案。教會要傳教,可辦「主日學」(Sunday school)。在加拿大,紐芬蘭省政府已停止資助天主教及基督新教的學校,教會要傳教,自行開辦私校可也!魁北克省亦停止用公帑資助任何教會學校。

宗教教育分兩種:一是從學術的角度講各個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佛教、猶太教等——的教義和歷史,不偏不倚地教,無妨。另一種是傳 教式宗教教育,公帑資助的學校便不應教,教會要教,可自行辦私校,政府無須干涉。假若國民教育不是跟德育綑綁在一起,不是強迫教育的必修課,who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