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下稱《指引》)其中一個大缺失是假設香港是一個同質的華人社會,對於居港非華裔人士來說,藉國民教育來培育他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分認同和歸屬感,根本上是緣木求魚。對於居港非華裔人士來說,培育對香港本地的身分認同和世界公民的視野,比培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更重要和更有意義。由此可見,《指引》根本上是完全忽略了居港非華裔人士的需要,不利於建構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簡單來說,國民身分認同可從兩個面向凝聚。其一是從文化入手,即以大地山河、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傳統來建構,稱之為「文化國民身分認同」(cultural national identity),另一個面向是「政治國民身分認同」(political national identity),是公民對國家的憲法和政治體制的認同,例如在民主國家,公民因能藉覑參與來影響國家的施政,因而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可稱為「公民國民身分認同」(Civic
national identity),意指「不論任何文化及傳統上的差異,國民都有同等權利參與和影響國家政策」,而這些同等權利都是建基於一些普世價值,如人權、民主、公義等,由這樣產生的認同有利於多元文化社會的凝聚。對於培育國民身分認同,上述的文化身分認同和政治身分認同兩者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一直以來,因覑香港公民教育的非政治化和避免觸及敏感的中國政治議題,香港國民身分的培育都只側重文化身分認同部分。其實只談中華文化認同而非一個完整的國民身分認同,即以文化身分認同取代國民身分認同,實在有偷換概念之嫌。對於超過1.4萬名就讀於主流中、小學的非華裔學生來說,上述有關中國大地山河、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學習,雖可加強他們對中國的認識,但無助於建立他們對中國的國民身分認同,因為這些歷史和文化實在離他們很遙遠;故此,以「文化認同」來培育非華裔學生對中國的國民身分認同實在是徒勞無功。
政府應推廣多元公民教育 不是國民教育
至於「政治國民身分認同」方面,現實情更不樂觀。簡單來說,非華裔學生根本不可能對完全排拒他們參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體產生任何感情,因覑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是一個「公民國家」,因此「公民國民身分認同」對凝聚多元文化的功能,在處理培育非華裔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之議題上完全不派用場。換句話說,不論是從文化身分認同或是政治身分認同兩方面來培育少數族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分認同和歸屬感都是徒勞及不合宜的。
早於去年諮詢期間,融樂會亦曾有提及這問題。於其提交立法會回應國民教育諮詢的文件中提到:「教育當局假設香港所有學生都是『華裔』或是『中國人』的身分,漠視香港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和多元種族的國際大都市,強行灌輸中國文化及中國人身分認同予其他族裔居民,反映了課程的單一化,欠缺種族敏感度之餘,亦對香港少數族裔欠缺關懷及其文化的尊重。」直至現在推出國民教育的《指引》,這個問題仍然沒有改善。
基於上述的分析,我們認為對於少數族裔學生來說,培育他們對香港本地的身分認同和世界公民的視野,才是重要的議題。例如,老師可考慮利用不同機會來鼓勵同班同學互相認識不同族裔的文化,培育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因此,政府推廣的應是多元的公民教育,而不是國民教育!其重點是香港本地的身分認同和多元的世界公民視野,接收了少數族裔學生的學校請多加注意。
作者梁恩榮是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鄧秀貞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