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陸以正: 蛻變中的穆斯林兄弟會




兩年多前,埃及革命引發了中近東一連串革新與改造運動。到今天塵埃雖未完全落定,但已經被歷史的大掃把掃過一遍,清除到屋角的積塵蛛網之類,則已從世界舞台上消聲匿跡了。

     極權統治埃及卅餘年的穆巴拉克前總統,因在任時屠殺無辜,下獄後屢次出庭應訊。前後一共審問過六、七次。但那些法官大人們好整以暇,你急他不急,使得埃及史上首次總統成為被告的案件,好似斷線風箏,至今尚未宣判。為寫本文,我還上網查過:發現穆巴拉克安然無恙,只是無官一身輕,拿貪瀆來的錢,在家享清福而已。

     最容易寬恕大獨裁者的人,往往也就是早年滿懷憤怒上街遊行,誓死推翻這類極權貪汙、十惡不赦統治者的革命分子。為什麼呢?因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心理分析學屬於同一類型。我於心理學是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有興趣的讀者請去找你們大學時的教授請教去吧。

     中東這幾年來的「茉莉花革命」,孕育出許多基於伊斯蘭教義,痛感回教「真主(Allah)」被西方誤解甚或歧視。就是這些誤解,使全球伊斯蘭信徒氣憤不平,紛紛走向極端行動。其中對現代史影響最大的團體,自然是「凱達組織」。

     它的領袖賓拉登雖然被美國中情局與後來才成立的國土安全局(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聯手追殺掉,算是報了當年一箭之仇。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近東各國裡,與歐美國家為敵的伊斯蘭組織,不計其數。其中比較特殊的,就是代表青年男子的「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或簡稱為「兄弟會」)。

     世界各國所有伊斯蘭從政團體中,穆斯林兄弟會的歷史最悠久,分支會最多,影響力也最大。雖然在埃及誕生,現已遍布中、近東各國,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伊斯蘭運動。它創立於公元一九二八年,距今已有八十四年歷史,創辦人名叫巴那(Hasanal-Banna)。

     穆斯林兄弟會創立的宗旨,是要傳授真主穆罕默德留下來的可蘭經,和該會信奉的遜尼派遺教(稱為遜那Sunnah,規範信徒對家人、社群、和國家的關係)永垂不朽。嚴格來說,兄弟會以博愛為宗旨,排除武力;但遇上巴勒斯坦問題,和敘利亞的巴特黨(Baath Party)之類,關係伊斯蘭存亡的困難決定,它就會回到捍衛回教的基本立場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埃及、伊朗、敘利亞等國取代了英、法等殖民宗主國,成為中近東政經權力的中心。隨著教育日漸普及,青年人越來越看不順眼老舊的政治手腕,要求改革的呼聲此起彼落。當時的埃及政府,把穆斯林兄弟會列為非法團體。兄弟會因而走入地下,胸懷雄心壯志的兄弟會員報名參與地方選舉時,在報名表上「政黨」一欄,乾脆只填「無黨無派」,政府哪裡查得出來。

     過去幾年,穆斯林兄弟會在埃及境內的活動,還算隱蔽。但經過穆巴拉克和他家人整整三十年貪得無厭的搜刮統治,埃及人民終於說「我受夠了」。兩年多來,埃及全國陷入動亂,穆巴拉克總統捲款潛逃國外。文官個個噤若寒蟬,這段過渡期間,國家大權實際操於所謂「最高軍事委員會(Supreme Council of the Armed Forces)」手中,由譚達威上將(Mohamed Hussein Tantawi)主持。

     今年初夏,又逢選舉總統之期。軍方還算明白事理,讓穆巴拉克留下的內閣總理沙費克(Ahmed Shafig)出馬競選,但約法三章:不可賄選、不得作票、不准以任何藉口臨時取消選舉。投票結果,代表自由法治黨(Freedom and Justic Party)的摩爾希(見圖中,美聯社)贏了,得票率為百分之五十一點七三。對方雖現為政府領袖,卻只得到百分之四十八點二二。

     六月三十日,摩爾希在開羅就任埃及第五任總統。為何才第五任呢?因為前面四任,個個都有賴著屁股不肯走的毛病。埃及人也在這時才知道:新總統原來是「穆斯林兄弟會」的一員。如果摩爾希上任後,能用年輕人的熱情與四海一家的眼光,解開中東多年來盤根錯節的政經糾紛,他可能是下屆諾貝爾和平獎最有希望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