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許承恩:教育局請循其本——回應國民教育、昂貴教材



論及引起廣泛爭議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712日國民教育服務中心董事黃均瑜再度回應公眾質疑,表達「有人利用港人恐共情緒做文章」,並拒絕「政治審查手冊」。

就此,筆者有所保留。手冊以「國情」命名,自然希望同學根據事實,認清國情,進而建立對祖國,以及中華民族的認同感。雖則整本手冊帶來廣泛爭議的內容主要來自其中一頁(第10頁,提及中共為無私執政集團、美國政黨惡鬥、人民當災),但此頁內容確是偏頗,若然中心代表人將責任訴諸公眾,甚至以陰謀論責難他人,並指出老師可自由放棄採用這本教材,即是說各校可選擇閒置,以至丟掉30本由公帑資助免費送予學校的精美教材,如此解釋事件,除了予人拒不改進的負面觀感,亦被質疑有違教育專業。

內容確是偏頗

其實,黃均瑜也有承認「教材內容有改善空間,日後考慮補充,並於網頁上載新工作紙」。相信此舉才是正面回應公眾疑慮的開始,有助事件依循正面方向發展。

另外,是次爭議亦反映了另一須緊急解決的大問題:當德育及國民教育推行時,老師、學生究竟有沒有具水準的教材學習此科?這涉及一個根本問題:我們常提及多元觀點,究竟教育局有沒有提供足夠清晰指引,以及具課程發展前瞻性的資源分配原則,以至學生可享用高質素的多元觀點教材學習?如果這些問題未有解決,當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推行時,全港公眾迫不得已只能採用某些教材,例如財雄勢大的出版集團教科書,或者信手拈來的免費派發精美手冊,沒有選擇。

最擔心的是,官方課程指引指出要鼓勵多元觀點,但課程指引論述空泛,多元觀點事例乏善足陳,現實教材更未能體現課程精神,若然,未來主流教材只是一面倒正面唱好解讀國家發展,在資訊爆炸的現代,老師、學生一樣會在課堂以外知道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陰暗面,甚至認為這些陰暗面必止於正規教材內容中。如此結果,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效果將適得其反,大家會誤解此科只是做覑唱好政權的表面功夫,對此科的觀感更差。

因此,為了長遠公民教育發展,有關當局必須做好基本本分,就是更清晰寫好課程文件,且規劃好資源投放原則與方向,務求教育界有力開發更多種類的公民教育高質素教材。

現時的課程文件(包括必修必考的通識科)大都重視相對空泛的課程範疇與精神,將釐定具體課程內容的責任放予民間,更曾高調將發展重點投放在「電子書」高科技器材範疇中,誤以為電子書流行以後,家長、學生就可享有更合宜價格的教材。事實上,教育局這種資源投放手法與教材發展方向,令人非常擔憂。結果,教材成本可能只會更高,更少機構有能力開發電子教材,且教材開發重點非在教育專業範疇,學校、家長更難負擔成本高昂的科技產品。

寫更好更清晰的課程文件

再以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為例,若然教育當局一早更清楚寫好課程指引,附以公眾接受的具代表性事例,且提供方向與資源予不同背景機構開發教材,甚至協助各校開發校本教材,百花齊放,如此發展課程,必更有助老師、學生、家長。而且,清晰課程內容、多元觀點教材亦有助降低社會疑慮,令公眾有更多選擇,更有助降低教材價格。

因此,教育當局,請循其本,寫更好更清晰的課程文件、提供資源規劃好課程專業發展。若然有天老師、家長、學生能夠在教科書書架中見到多種教材,包括《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再以專業判斷是否偏頗,自行決定是否值得取用學習;或者學校可退回有偏頗內容的公帑資助教材,若然問題嚴重,須迫使有關機構改善,這樣,相信才能令相關機構更懂得承擔教育專業責任,了解何謂令學生得益的好教材。

作者是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