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賈選凝:甄嬛傳劇集折射中國權鬥




兩岸熱播清宮劇《後宮甄嬛傳》,被推上前所未有的社會學高度。戲中皇太后為保皇族聲譽,密訪舊情人並騙其飲毒酒,令觀眾聯想重慶事件谷開來毒殺海伍德。戲如現實政治,收視高達二十四億次。

如果說《甄嬛傳》搭上了清宮劇的尾班車、將雍正皇帝的後宮從去年續熱至今,不如說該劇集將宮鬥戲這種中國特色類型劇,推上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社會學高度。七十六集的長篇製作,不但並非被廣為質疑進程冗長,反而從去年底在各地方台首輪熱播起便大贏口碑,今年三月底登陸東方衛視、安徽衛視等上星衛視後,更近乎壟斷了大陸主要衛視的黃金檔,電視收視率最高達二十四億次,大結局網絡點擊量打破了單部電視劇在網上最快破十億次之紀錄。而該劇也同期被引入台灣市場,由華視播出,進駐陸劇通常難以企及的主流頻道黃金時間,令台灣觀眾大為青睞,連知名作家瓊瑤都說:「這不是一般的後宮戲。」那麼收視成功的背後,甄嬛的後宮,究竟不一般在哪裏?

甄嬛從純情少女成長蛻變為狠絕太后的歷程,漫長曲折,而《甄嬛傳》從原作作者流瀲紫筆下的網絡小說被改編為導演鄭曉龍執導的華麗巨制,同樣歷經脫胎換骨。

和大多數「清宮言情」小說的誕生背景一樣,原作《後宮甄嬛傳》也是從網絡開始火爆。生於一九八四年的流瀲紫,二零零六年開始在晉江原創網連載這部長篇,雖然迅速建立了龐大讀者群,但也隨之因涉嫌抄襲,而在網上引來軒然大波。晉江網站管理層判定該作品至少抄襲了十餘部網絡小說中的橋段,流瀲紫承認雷同卻不接受抄襲罪名,並於二零零七年開始實體出版全書及出售電視劇版權。所以實際上,《甄嬛傳》從最初的小說文本開始,便並非以情節嚴謹原創而取勝,洋洋灑灑五十萬字中,「拼貼性」隨處可見,後宮儼然架空了歷史,是一處各個朝代的大雜燴——立后詔書出自乾隆年間,可廢后詔書已穿越回唐玄宗時代,更不必追究文辭語言上對《紅樓夢》、各種當紅網絡小說乃至於古龍的模仿。

但這樣一部從文學意義上而言「硬傷」諸多的小說,一旦被搬上螢屏,便產生了有趣的逆轉——正因為該文本並非一個封閉的、嚴絲合縫的系統,正因為情節上「博採眾家之長」,所以在七十六集裏,你等於看盡了一切同類題材,也看盡了古今宮鬥的人性戲碼。這就是該劇能廣受歡迎、熱度持久的原因。無論婦孺老少,都可以從中看到他們各自想看的東西,詩詞禮樂、愛恨冷暖、忠奸善惡、明爭暗鬥、人與人間的所有盤根錯節,因為盡皆包攬,所以豐富飽滿。

這便使得《甄嬛傳》已不再局限於一部單純意義上影藝作品的角色,而更成為一種流行現象,一部開放的社會學文本。後宮形同於中國的體制,後宮故事大多雷同,因為體制規則自古如是,利益傾軋,機關算盡,數千年來都暗湧在社會表象的和諧含蓄之下,後宮本就高度濃縮世事、最投老百姓所好,而甄嬛借歷史「拼貼」現實的一生,更適於植入種種人們心目中所期望的類型特點。大環境是等級尊卑權力至上,群像中人物性格都在不斷變化、好人與壞人並非絕對,是非難辨黑白顛倒,勾心鬥角陰狠毒辣,善良被輕視,情感被利用,不擇手段﹑深藏不露才是活下去的唯一方式——後宮脈絡中的精華都被提煉,現實社會中的困境也因而被辨識。再加上照貓畫虎仿《紅樓夢》的古典對白,和一曲《金縷衣》裏唱不盡的情之所至,看點如此之多的後宮戲,怎麼會不紅?

對歷史拼貼嫁接的劇本

從歷史中四處嫁接的文學文本改編成劇集,卻是萬花筒式的社會學文本,因為無論現代抑或過往的歷朝歷代,人性不變。《甄嬛傳》對《後宮甄嬛傳》所進行的二度創作,不只是將原作虛無縹緲的大周朝變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清朝,也去掉了「後宮」那兩個贅餘之字——後宮根本就在每個人心底,而甄嬛從無知懵懂到幾經沉浮後歷盡人世滄桑,更能讓人充分自我代入。一個秀女成為皇太后,和體制內一介底層最終成為既得利益者,並無區別。所以後宮從來都能詮釋出中國特色的最好文本,小到人際關係處事準則,大到運籌帷幄﹑你死我活,都能找到現實投射,只是不知人們看得過癮之同時,是否也會略感唏噓。

不過,《甄嬛傳》在大陸民間的熱度,和官方體制給予它的評價卻不成正比。五月八日的《人民日報》就刊發了一篇以該劇為切入點、毫不留情批判「後宮劇」的評論,題名《螢屏宮鬥何時休?》,文章不但將由去年下半年起延續至今的「後宮熱」稱為「大眾消費文化背景下出現的消費歷史的怪物」,更指出放任同類題材的製播,不但會無限誤導受眾,更將讓青少年「失去指引現實人生的歷史座標」,字裏行間充滿痛惜,彷彿生怕人多看了幾部劇集,思想價值觀都跟著出問題。

權力階層當然不希望權力鬥爭題材太過紅火,從而導致人們以古觀今、對當下的政治現實展開無謂聯想。權謀之爭畢竟只是小眾遊戲,一旦被普羅大眾天馬行空地過度消費,難免會帶來隱憂,但其實人們聯想與否,現實裏中國文本內部的複雜性和矛盾性,都遠比任何一部劇中的「後宮」精采百倍。

單以「毒害」為例,就很難剝離戲劇與現實的微妙關聯。《甄嬛傳》是女人間的爭鬥,所謂最毒婦人心,戲裏的下毒方法也的確頗有學問——藥可引毒、香可入毒,種種精妙的掐算設計,遠勝同期其他宮鬥劇。而當你看到皇太后為保皇族聲譽,親自密訪昔日情人隆科多並騙其喝下毒酒時,更會毛骨悚然,其中情節手段,儼然是撲朔迷離海伍德案的偷換道具版,區別只在於谷開來對舊相好下是毒,且她事後應該也不至過於傷心及臥床不起。但由此可見,權力與財富都值得女人不惜毒殺情人以全力捍衛,古今婦人,殘酷得如出一轍。戲裏戲外,該說是冥冥牽引,抑或藝術始終源於現實?

爾虞我詐在「後宮」中又始終以陰毒暗算為主,而非正大光明的權力較量,這與政治遊戲中黨同伐異的潛規則相當吻合。戲裏的沈貴人說:「但凡海上有風暴來臨前,海面總是格外平靜。」其間巨大反差,一如十八大日益臨近之際的當下中國大陸,體制之外,關於權力架構內部紛爭的揣測如火如荼,而體制內部卻仍泰然自若掩飾著政治改革的迫切性,但表象越顯平靜,人們的猜疑驚懼就越趨劇烈。

「後宮」在每個人心中

因而無論《甄嬛傳》是否會暫時為「後宮劇」的類型大熱畫下句點,可以肯定的是,國產劇只要存在,後宮就永遠「有戲」。現實中永遠會有權術操弄,於是熒屏上的陰謀論,觀眾也始終看得津津有味。哪怕宮鬥故事大多千篇一律、甚至剪切拼湊肆意虛構,但國人對同類題材會一直興趣盎然,因為那個無所不包的後宮文本中,既有他們無需求證的歷史想像,也有他們無法割捨的現實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