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陶傑: 奧運說倫敦




今年七月,倫敦奧運舉行,世界矚目。比起四年前的另一場,倫敦人吸取教訓:不要奢華,戒絕鋪張,因為經濟時局不妙,用最少的本錢,表達倫敦的文化優點。

倫敦有世界第一流設計人才。倫敦奧運會的開幕禮,必定令人耳目一新。英國不必以金錢堆成的華麗以表達其自信。雖然是日不落國,殖民地早解體了,但英語文化依然傾世獨尊。第三世界腐敗的貪官,熱錢都轉來倫敦,阿拉伯油王、俄羅斯天然氣鉅子、中國大陸的貪官,倫敦不但是愛好自由、厭惡獨裁的世界知識分子流亡之地,還是壞人把貪來的金錢鬼祟收藏的地方。倫敦不但是自由人的桃花源,也是強盜的張保仔洞。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倫敦不斷國際化,同時也在「非英國化」。這個大城市很奇怪:市中心的唐寧街和國會大笨鐘是全國的權力中心,然而倫敦這個大都會,卻逐漸與英國本土脫離。今天的倫敦是世界大都會,經濟動力和精英匯聚之地。由於英語文化的強勢,倫敦不再屬於英國,而是自由世界之都。

倫敦市中心有一半工作人口擁有大學學位。大倫敦一千萬人口,三分二是大學畢業生。倫敦人口的三分一在英國之外出生,而在倫敦外的英國各地,生在國外的只有百分之八,最低是威爾士,只有百分之五。

倫敦身為國際大都會,也有風險。譬如,一旦英國政府把薪俸稅加到百分之五十二,就會爆發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的逃亡潮。因此英國政府無論如何增加社會福利,薪俸稅也不可超過此一紅線。一旦倫敦出現資金人才大逃亡,也就是英國的末日。法國新總統可以在政綱中口出狂言,宣稱年入三百萬歐羅以上的打工皇帝,入息稅加到七成半,但英國政府即使是共黨上台,也不可能,這是倫敦比巴黎更吸引人之處。

倫敦比巴黎成功,秘訣在哪裡?在於倫敦平均每一個市民,在接受政府社會福利補貼一英鎊的同時,必定釋放出一鎊二十便士的生產力。英國政府有一盤秘密的數據:公共福利開支與國民生產力的比例,要保持在一比一點二。

倫敦的良好典範,香港特區政府如果聰明一點,完全可以借鑑。倫敦之於全世界,有如香港之於中國大陸。香港只要遵照倫敦管治的模式,香港完全可以成為中國的倫敦。

但問題的答案,本身也是問題:倫敦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長安,公元六百年,唐朝的長安對亞洲有巨大的吸引力:漢人與胡人雜處,還夾有一點羅馬人的後裔。因為李世民的唐朝政府,門戶開放,文藝自由,唐朝除了李白杜甫,還有唐三彩和音樂。以今天倫敦的經驗觀之,當年唐朝的長安,其實也不屬於中國。
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屬於中國」這個概念。香港要成為中國最發達先進的城市,首先香港要「不屬於中國」,這句話在政治層面大逆不道,但在哲學的辯證裡,卻完全講得通。

紐約屬於真正的美國嗎?在紐約住過的人,都會告訴你,紐約不代表美國本土。此外,三藩市的人文風景又與文化根基淺薄的加州是兩個世界。即使今日台灣,台北也不是台灣本土如台南、苗栗、高雄。一個真正的國際大都會,必然吸引世界各地的移民,移民多了,文化自然多元並舉。七十年代的香港,印度人聚居尖沙咀,菲律賓人是夜總會音樂熱的牛耳一族,福建人聚居北角,而電影業以邵氏和國泰為首,還有左派的長城公司,卻是上海江浙人的天下。還有調景嶺滿山的青天白日旗。

那時哪一個區域才是真正的香港?還是哪一個都不是?而當時整體的香港,與中國大陸固然是兩個世界,與台北相比,香港接近西方國際,台灣處於政治戒嚴期,雖自稱「自由祖國」,還是不脫一層土味。不錯,中環天星碼頭,西方遊客上岸,總要坐坐中國人力車夫拉的黃包車,拍一張照片留念,但一個華洋雜處的香港,雖然四不像,只要與周圍的地區不一樣:廣東、台北、西貢、新加坡,香港就是香港,因為其文化與語言的紛雜多姿,不可以取代。

這是「一國兩制」的最大盲點。有人熱切期望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後,繼續「積極發揮作用」。一廂情願的是,當鄰近地區權力中心與生俱來的本能,是要改變與影響別人使之與自己一樣;或更廣泛地說,中國文化對外擴張,無論西夏、遼、金,還是西南的小國夜郎都無可避免受到漢人的同化,在中國人的領土,建立一個像大倫敦那樣的國際大都會豈非痴人說夢?英國經濟衰退,家當一件件賣, Rover汽車、吉百利朱古力、英國電力,英國不介意外資大舉入侵,因為英國人有自嘲性格:確實,自己是走下坡;確實,英國國勢大不如前,政府效率低,人口質素下降,對對對,我們是不行了,一堆爛銅破鐵,賣給大爺您,您要不要?英國人有孫子兵法之道,自貶三級,實力都隱藏得巧,最好你不把他當一回事。倫敦與英國本體脫離,實際上是英國人把倫敦 Spin了出去,就像香港出版雜誌,一本 A書,一本 B書,生意好,規模有相當, Book B Spin出去獨立發售了。雜誌要暢銷, B書才可以獨立拋出來,那麼倫敦拋了出去,是英國國勢衰落,變賣家當呢,還是剛剛相反,是國勢當強?這就是一個哲學的話題了。

英國是「一國兩制」的真正始祖:蘇格蘭與英格蘭雖然同侍一個皇室,蘇格蘭的英鎊鈔票與英格蘭不同;蘇格蘭的大學四年制,畢業就是碩士,英格蘭的大學卻維持三年。香港一九九七年之後,大學學制改為四年,主動要與中國大陸銜接。當然,對於許多人這是一件小事,但對於「一國兩制」的成敗,此一小小的決策,說明中國文化心理的缺失:天下到底還是大一統,才令人感到舒服。如此一來,今年七月,倫敦奧運的開幕禮,與四年前北京的那一場,才令全世界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