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紀曉風:郭炳聯「無錯論」露玄機 「廉署東廠化」傳聞堪憂



梁振英當選後才不過十天,港人普遍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梁朝」即將開展,而只不過是經過了這僅僅的十天,不少人都認為,香港已經變色又變天了。

3.25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大家已像自動地把現任特首拋諸腦後,所以候任特首的一舉一動即成為焦點,連帶香港發生的大事小事,都彷彿已跟他連成一線,以至爆出新 鴻基地產的郭氏兄弟和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被廉署拘捕,各式陰謀論即充斥城中,政商界紛紛流傳,事件涉及政治報復檢控。

誠然,老紀寧相信香港 法治精神仍能長存,但新特首揚言要「穩中求變」,又高舉打倒霸權及跟官商勾結不兩立的旗幟,但接到手上的,卻愈來愈似一個爛蘋果,實有理由相信,相類似的 執法會接踵而來,其中又以廉政公署可充當「終極武器」;然而,如公眾不再相信ICAC執法是公正無私,廉署只怕隨時淪為明朝的「東廠」,變相執行政治任 務。

明朝東廠之橫行,在於沒有司法獨立,今天「新東廠」之崛起,卻在於司法在未來的逐步「配合」。

關於郭氏兄弟與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早前一同被廉署拘捕,指控三人觸犯《防止賄賂條例》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由於許仕仁乃廉署成立以來所拘捕的最高層政府官員,令廉署甚有機會偵破一宗史上最大的貪污案。

面對滿城不同的說法,郭炳江及郭炳聯兩人昨現身會見傳媒,其中郭炳聯更在講話最後稱:「我無做錯嘢」,又指相信二哥郭炳江亦沒有做錯事,期望調查最終會還兩 人清白;郭炳聯說得肯定,卻非以集團之名,而只點出自己兄弟二人。由於事件涉及人士有限,任何人只需進行簡單分析推演,即可得出這樣的結論:罪名會由「許 老爺」以及人稱「四哥」的新地高層陳鉅源攬上身,從而令郭炳聯有信心最終可脫困。但觀乎廉署今次調查經年且行動又部署已久,更有「內部金手指」,最後「失 拖」機會只怕未必太高。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拖字訣」是出定的了。總之,不似電視連續劇,大結局不會在一兩個月內出現,而恐怕起碼都要三 五年才能定奪。不過,第一階段的劇情,則相信會在復活節長假後有初步分說。到時,大家自可按圖索驥,推測到郭氏兄弟和郭老太這些天所做的工夫,究竟有多大 的成果。

本來打擊貪污是廉署應有之義,打下「大老虎」更應被再記一功,然而政商界的耳語流傳卻是另一回事,認為廉署今次的行動,跟現任特首 失勢有關,又指拘捕行動是由梁振英在背後推波助瀾甚至施壓,甚至認為是梁營向財閥開刀,以收殺一儆百之效。終歸而言,是廉署的執法行動已被左右,甚至角色 已被政治化,在執行政治任務。

老紀說到這裏,不得不先點出廉署在香港的獨特角色。這個全稱為「香港特派廉政專員公署」的執法部門,成立於 1974年,在回歸前直接向當時的港督負責,回歸後就改為向特首負責,它既獨立於所有政府機關,其執法權更凌駕任何機關之上,過去一度權力滔天,直至因竊 聽搜證時被法庭判決違憲,才稍為收歛。

成立首任務拆政治炸彈

除執法上權力極大,連法律上的基本精神亦作「例 外」配合,其中最常被外人掛在口邊的「生活水準和收入不相稱」罪名,在舉證責任上就有獨特設計,要求辯方自行舉證解釋,有違經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國際公約》確認的「無罪推定原則」,但為了徹底打擊貪污,公眾倒願意接受。

結果,廉署打貪成績斐然,令香港多年來成為全球首20個最廉潔的地區之一,吸引不同國家及地區派員來港考察觀摩,台灣、韓國、南非、阿根廷、澳洲及毛里裘斯等地的「廉政公署」,更參照本港制度作藍本。

然而,位高權大,自然也較易敗壞,廉署只由特首一人作監管,就令廉署變成明朝時東廠這特權機構一樣。東廠由明成祖朱棣創立,主要職責是監視政府軍隊、公家官 員、社會名流、學者士人等各種政治力量,並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滙報,東廠更可以直接逮捕疑犯。簡而言之,就是同樣擁有無上特權。

歷史記 載,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透過奪取侄子建文帝之帝位而登基,名不正,言不順,登位有欠「授權基礎」,故他怕失去群臣以至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於是才成立東 廠,事實上東廠的最大功用,正是用來打擊與整肅異見分子,換成今天的說法,就是執行政治任務。而明成祖在610年前登基時,面對沒有人民支持的處境,今天 就恍似歷史重演。

廉署過去雖然查案手法屢惹爭議,但總算未被視為當權者的工具,一來由於特首在回歸後,未有對廉署運作作太多干預,充其量只 作「放生」決定,較少會「寧枉勿縱」,加上廉署還有其他監督機制,包括署方一定級別的官員須到立法會接受提問質詢,行動須向法庭申請拘捕令,又有紀律、政 策、調查、預防及社區關係等五大諮詢委員會負責監察其運作,其中至為重要的,是香港司法一向獨立,好擔當守門員(gate keeper)工作,就算廉署提控,最終是否罪成仍交由法庭決定。

廉署今天的執法是否受政治干預,老紀固然難即下定論,但不能否認的,是當 還原基本步,廉署成立之初,何嘗不是在執行「政治任務」?那年頭積聚已久的民怨爆發,市民發起「反貪污、捉葛柏」大遊行,民憤成了時任港督麥理浩的政治炸 彈,當時廉署成立的首要任務,就是全力緝捕這位總警司歸案;今天「官商勾結」亦令民怨沸騰,背後涉及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廉署自然要「挺身而出」。

老紀請教過廉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他不諱言,隨着官商關係在回歸後愈來愈緊密,令涉貪情況幾乎失控,「姑勿論係咪聽指示,只要廉署按法例來打擊貪污就係 好事,香港有法治制度,最終是由法庭主持公道。」他預計,未來數年,廉署的角色將再變得吃重,「點解過去幾年做唔好?」翻查資料,近年廉署對官職人員的打 貪少之又少,老紀就情願相信是因官員盡忠職守,而非有關方面對違法行為視而不見。

不過,誠如老紀上周二撰文,香港終審法院有三位法官將於未來兩年陸續退休,行政長官又主導了任命權,須知道,法治與司法獨立正是一國和兩制中最大之分別,法治堪虞之日,便正好為東廠之復辟大開中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