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

陶傑: 錯過了的人



六十年代初,英國工黨是在野黨,那時的工黨領袖,名叫紀司寇(Hugh Gaitskell)。

紀司寇在戰時服務於邱吉爾的戰爭內閣,打完仗,邱吉爾敗選,工黨艾德禮上台,任命紀司寇為財相。

戰後百廢待興,國家沒有錢,哪知道蘇中又挑起韓戰,英國又要支出軍費,派兵到朝鮮半島。國內又要建立醫療保健制度,因為納粹炸爛了大城市,房屋重建,負擔沉重,許多陣亡的士兵,家屬要政府救助,紀司寇增加利得稅,向貴族和富人開刀,在經濟最艱困的時候,他為國家財政把穩了舵。

但紀司寇的運氣不好。一九六三年,他忽然暴斃,得的是一種怪病。傳聞是前蘇聯特工下藥毒殺,為了扶植威爾遜上位,因為威爾遜曾主理英蘇貿易,在莫斯科住過一年,傳聞那時KGB捉住了威爾遜一些痛處,他當了首相,就變成蘇聯的代理人。
如此流言,從無證實,但紀司寇暴斃,後世史學家覺得他為人穩重、君子,是危機時的理想領袖,但多可惜,他與國家沒有緣份,因此,紀司寇被尊為「我們從沒擁有過的最佳首相」(The best Prime Minister we never had)。

香港特首「選」戰,血肉模糊,許多人看了搖頭,少數人旁觀當笑話,連中方也心裏明白:香港沒有「人才」。

誰做得了特首?現在已經這副德性,十年之後,更無以為繼,因為如果有「人才」,這十五年提拔的什麼副局長、政治助理,總會有幾個冒升出頭,但一個也扶不上來,香港這個地方,完了。

但如果要選一個失諸交臂、從來沒有過的稱職特首,提名鄧蓮如,沒有什麼人反對。鄧蓮如聰明機智,八面玲瓏,談吐修養,有國際修養。與共產黨打交道,面子和利益,兩相兼顧,這個舊上海出身、美國留學、英國貴族風采的高等華人女子,是有辦法的。

但中共天性多疑,看見英國人推薦,不予接納,以為英國人想靠害。鄧蓮如看得開,及早引退,飄然遠去,退休之後,住倫敦的老房子,不是住深圳福田。
單這一點見識,鄧小姐把許多中環的男人比下去,足以是The best Chief Executive Hong Kong never had,她與香港有緣沒份,今日,看看這副亂七八糟狀,香港沒有她,不是她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