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陳彥: 哈維爾歐洲觀的啟示——歐羅危機緣何解決無期?




已故捷克總統哈維爾不僅是東歐舊世界的掘墓人,
而且是民主東歐的建構者,
他主張以普世價值為基礎建設歐洲聯邦,
今天看來顯然有非比尋常的現實意義。

捷克斯洛伐克(註1)「天鵝絨革命」22年之際,捷克著名異議人士、思想家、政治家哈維爾(Václav Havel20111218日離我們而去。如果將1989年柏林圍牆的倒塌,視為東西冷戰結束的象徵的話,那麼,這個象徵更多地意味着一個舊世界的 逝去。捷克的「天鵝絨革命」也是一個象徵,這個象徵預示着一個新時代的誕生。哈維爾一生的傳奇意義,正是他不僅是蘇聯東歐集團共產極權主義舊世界的掘墓 人,也是一個新生的民主東歐的建構者。

對於中文世界的讀者說來,哈維爾代表的意義,一方面體現在他的極權體制重壓之下對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信念,並畢生為之奮鬥的勇氣;另一方面則集中於他對極權主義,尤其是後極權主義的深刻剖析,他的<無權者的權力>一文所代表的理論貢獻,是他留下的最重要的思想遺產。

堅守民主價值 推動歐洲一體

從整體上看哈維爾的一生,他雖然長期生活於極權制度下,不僅曾經被剝奪過受教育的權利,也飽受捷克共產黨造成的牢獄之災。但是,哈維爾仍然適逢期會,尤其是他在捷克「天鵝絨革命」前後叱吒風雲,引領時代浪潮的經歷更是難得一見的異議人士所夢寐以求的境界。從歐洲及東歐大歷史背景下觀之,哈維爾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均站在時代的前列。他既是二十世紀歷史的見證人,也是時代波瀾中心的弄潮人。不過,哈維爾的過人之處,不僅是他能夠在「天鵝絨革命」之後,以民選總統身份將捷克導入民主軌道,而更重要的是,哈維爾將東歐看成是歐洲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整體歐洲觀,以及他毫不動搖地引領捷克加入歐洲聯盟的實踐。哈維爾辭世後,歐洲輿論對他的讚譽除了他對民主價值的堅守外,還有他推動歐洲一體化的努力。

1989年捷克走出極權主義之後的十幾年間,作為捷克總統,哈維爾對內致力於民主制度的建設,對外則堅定不移地推動捷克加入歐洲聯盟大家庭。哈維爾是最早呼籲推動歐洲政治聯合的歐洲領導人之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即積極宣導建設一向政治聯合的歐洲憲法。從今天歐洲所遇到的政治與經濟困境來看,意味深長的是,同今天歐洲領導人以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為目的而倡導歐洲聯邦的呼籲相比,哈維爾以普世價值為基礎建設政治歐洲聯邦的主張,顯示非比尋常的現實意義。

上世紀九十年代,哈維爾作為捷克民選總統,一方面力爭捷克盡早加入歐洲聯盟,一方面推動歐洲政治聯合,並發表了一系列演講和訪談,闡述他關於歐洲文明和歐洲聯合走向的歐洲觀。

哈維爾認為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歐洲:第一層面即地理意義上的歐洲,那是小學課本上的常識。第二個層面是民主國家組成的歐洲。這個歐洲即是目前正在運作的歐洲聯盟。這個歐洲是由民主國家或稱非共產黨國家組成的國家共同體,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歐洲,擁有共同的貿易、分配、補償等經濟規範。第三個層面的歐洲不僅是政治聯合的歐洲,更重要的是價值與精神上的歐洲。在哈維爾看來,歐洲聯合不僅應該是經濟甚至政治的聯合,最為根本的即是在共同會值層面的聯合。只有加入價值層面的聯合之後,才可以持久。

領袖乏遠見 歐債治標不治本

回顧2011年,對於歐洲聯合進程最具影響的事件,莫於希臘債務危機以至波及整個歐洲的歐羅危機。希臘債務危機由來已久,但是直到2010年初,由於國際評級機構對希臘財政支付能力評級下調,並對歐洲其他國家包括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國財政狀況發出警告,引起輿論普遍關注。對於2012年的歐洲前景,無論是法國總統薩爾科齊還是德國總理默黑爾,都承認歐洲聯盟仍然沒有擺脫歐羅危機的嚴峻挑戰。但是,目前引領歐洲的法德兩大軸心國仍然只能是站在就事論事的立場上,亦步亦趨以技術及行政手段解決歐洲目前困境。

從經濟層面看,2011年無疑是歐洲聯盟面臨最為嚴峻考驗的一年。由希臘債務危機爆發而一發不可收的歐羅危機步步推進,逼使歐洲步步退讓,只有招架之功,而使歐羅危機一直無法結束。悲觀的輿論甚至認為,2012年也許就是歐羅崩潰的一年,而歐羅的崩潰最終也會導致整個歐洲聯合工程夭折。不少輿論指出,歐洲遲遲無法擺脫危機陰影的重要原因,即是歐洲領導人目前面對危機的治標不治本的作為,缺乏政治宏圖,因而無法重振歐洲的信心及世界對歐洲的期待。

歐洲聯合進程的並非一個單純的貨幣統一過程,將希臘債務危機及其解決辦法,放到歐洲聯合進程大框架下觀察,希臘債務危機最可注意大概有兩點:

第一,希臘是一個歐洲小國,其國內產值僅佔歐羅總產值2.65&%。這樣一個小國,就可攪動歐洲聯盟的全局,說明今天的歐洲已經完全成為一個互相依賴的整體,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歐洲解決希臘債務危機的過程來看,一次又一次的協調一步一步升級援助,以法國為首的解救派與德國為代表的處罰派多次談判協調,最後終於在去年129日達成歐洲新條約。這一條約規定歐盟進一步加强聯合,統一財政政策,將遵循歐洲財政統一要求、避免赤字的所謂「金規則」寫入各國憲法。儘管英國反對這一條約,但歐洲26國能就此達成協議,並有可能於今年3月最終由各國正式簽署,但毋庸置疑,這一步乃是歐洲向進一步聯合的實質性一步,薩爾科齊將這一條約稱作是「另一個歐洲的誕生」。從這一意義上說,歐洲聯盟仍然是歐洲聯盟,這一聯盟不是極權意識形態的產物,不可通過强制手段將烏托邦强加於人。歐洲聯合進程一直得力於各種危機和困局的外力推動。這次歐洲債務危機無疑也為歐洲聯合提供了强大助力。

第二,在希臘債務危機期間,時任總理的帕潘德里歐宣布就歐盟援救方案舉行希臘全民投票。2011111日,剛通過艱巨談判同歐盟達成解救方案的帕潘德里歐宣布將組織公投,讓希臘民眾表決是否擁護這一方案。但是,這一宣布引起歐洲各國强烈反彈,帕潘德里歐不得不最終放棄公投,並辭去總理一職。就事論事,帕潘德里歐的公投決定,有着自己的政治小算盤;他企圖通過公投重新獲得政治合圣性,將希臘債務危機的責任轉嫁全體希臘公民,但是從民主原則的高度看,將關係到希臘每個公民個體利益的國家大事交由公眾表決郤是具有充分合法性的。然而,不僅帕潘德里歐的決定不符合歐盟的決策程序,而冄歐盟本身也不具備將此類重大問題交由公眾表決的機制。這件事突顯了歐洲聯合進程一大悖論;一方面是歐洲聯合建設必須遵循民主與漸進的路線,另一方面,歐洲各國領導人包括更廣泛的精英階層又對歐洲民眾對歐洲聯合的認同缺乏信心,因而在重大決策關口,總是遮遮掩掩,企圖用層層疊疊的行政手段繞過民意關;以各國政府間的各種協定、條約等技術程序推動歐洲聯合進程。然而,這種技術性推進看似是小步向前,但一方面無法走出狹隘的財政與經濟領域,另一方面也加劇了歐盟民主機制的缺失。半個世紀以來,儘管歐洲聯盟創立了議會與法院等民主與司法獨立體制,但是,由於長期只着眼於經濟聯合,避免闖政治難關,繞開民主改革和民主建設,使得歐洲聯盟存在頭重腳輕,缺乏支撐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政治基礎。

歐洲聯合前 惟有訴諸民意

歐洲聯合走到目前,從建立煤鋼同盟、貨幣聯盟,統一中市場、向東歐擴大一直到統一貨幣,在人類歷史上首創飯局,從根本上避免了民族間的敵對與戰爭,將歐洲帶入主權共用的超民族新階段。直到今天,歐洲聯合的成功,絶非單純的歐洲統一市場的成功。歐洲的成功乃是歐洲以人權高於主權的普世價值為基準而建造的一整套超國家、超民族的法制規範認同。歐洲的軟實力,歐洲對世界的感召力,歐洲經濟有效運轉的保障,正是來源於歐洲為人類展示的這一可能超越民族國家的世界治理新範式。然而,自從2004年歐盟向東歐擴大之後,歐洲政治聯合的努力郤一再受挫,尤其是2005年法國公投否決歐洲憲法之後,歐洲政治聯合之路日來艱難。2007年通過的<里斯本條約>雖然得以繞過歐洲憲法,但精英階層對政治聯合缺乏信心,對民意是否能支持歐洲進一步聯合也失去信心,這一狀況,强化了歐洲2004年東擴之前就存在的以技術替代政治傾向。

以哈維爾的歐洲觀,觀察歐洲聯合的現狀,歐羅危機遲遲難以解決,不僅是由歐洲缺乏政治聯合的雄心,也由於歐洲在錘鍊價值共同體與打造歐洲公民社會方面進展緩慢。2012年伊始,關於歐羅解體的議論甚囂塵上,而一旦歐羅解體,經60多年打造而開創的歐洲聯合大業也可能功虧一簣。面對危機,歐洲關於政治聯合,闖民主關呼聲也日益增多。透過這些呼聲,可以看到歐洲輿論對政治聯合以解今天的歐羅危機已經有了其為清醒的意義。今天的歐洲也許已經走到歷史的拐點,就事論事,以技術手段解決問題,以協調經濟政策治理危機已不能商應局面。只有着眼價值共同體的建立,將政治聯合提上日程。而要以共同價值為基礎建設政治歐洲,最好的和最後的手段即是將歐洲聯合的前途訴諸民意。具體說來,歐洲能否借歐羅危機助力,從2012年開始即着手推動歐洲範圍內的民主實踐,如歐洲理事議員由全歐選民選出?歐洲理事會如果不能將歐洲經濟統一與實現民主的政治歐洲統一起來,歐洲理事會主席能否由歐盟各國共同普選產生?

註一 捷克斯洛伐克在1992年解體,並於199311日起分別成為捷克共和國及斯洛伐克共和國兩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