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沈旭暉: 《昂山素姬》:北京眼中的「原罪」,父親與日本篇( 一 )



電影《昂山素姬》上映前,真正的昂山素姬在緬甸被解除軟禁,據說一度令導演懷疑是否該拍下去,直到他確認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並沒有完全獲得自由, 才堅定了拍攝的信念。那北京又會如何看這電影?年前昂山素姬對港大師生進行視像對話,直接呼籲北京開放政權、容納不同聲音,雖然措辭溫和,但目前已沒有任 何東南亞領袖,會這樣向北京說話。雖然她避免直接刺激北京,月前更首次與中國駐緬甸大使見面,又表示希望訪問中國,但這齣電影的性質,對北京而言,還是免 不了「敏感」。筆者曾與電影的法國導演洛比桑進行專訪,他多番強調無意冒犯中國、更不斷大讚中國的成就,但在一些內地愛國青年/「憤青」流連的討論區,這 電影還是被未看先定性,而昂山素姬的家庭背景,也被拿來作為中國要對她警惕的「原罪」。這些會刺激「愛國情緒」的背景資料,雖然不會被一般讀者和觀眾認 同,但畢竟在內地有一定代表性,既然這些資訊在電影沒有交代,就值得在本欄稍作介紹。

昂山將軍與汪精衛

昂山素姬的父親昂山將軍,因為帶領緬甸建軍邁向獨立,而被稱為國父。在昂山素姬成為反對派領袖前,她父親的肖像被印上緬甸鈔票,現在則成為示威群眾的必備道具,總之地位崇高。但一直以來,昂山將軍卻被一些憤青按中國邏輯歸類為「緬奸」。事源昂山將軍一直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曾是緬甸共產黨領袖,二戰爆發後,希 望到延安尋求中共幫助(雖然當時中共實力有限,但被東南亞共黨看作蘇聯的東方代理)。但他在途中被日軍截獲,卻在被游說下加入日方陣營,改日名「緬田紋次」,在日本支持下訓練自己的軍隊,成了日本在緬甸的重要合作夥伴,更曾到日本獲日皇受勳。

昂山辯稱這是為了加速緬甸獨立 的手段,屬於「以夷制夷」策略,這在昂山素姬的著作,也有詳細介紹。結合當時形勢,有這樣思維的人並不少,好些同期的東南亞獨立領袖也與日軍虛與委蛇,當 然身敗名裂的眾多,但也有成功案例,包括與中國關係頗佳的印尼開國元首蘇加諾。但在華人眼中,昂山將軍這行為還是教人想起日本的中國代理人汪精衛,乃至同樣曾加入共產黨的汪政權高層陳公博、周佛海,始終難以釋懷。而且對憤青而言,昂山與蘇加諾有根本不同,因為他曾「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當國軍遇上昂山將軍

話說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盟軍把緬甸劃入「中國戰區」,名義上歸蔣介石領導,卻令國軍派出遠征軍到緬甸的滇緬公路。當時國軍的對手除了日軍,也包括昂山將軍領 導的「緬甸獨立義勇軍」,後者曾參與著名的同古戰役,因此內地愛國網站常說他「兩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後來日軍敗局呈現,昂山轉投盟軍陣營,獲英國完全 諒解、支持、扶植,成了戰後的緬甸領袖。但在憤青角度,他還是「緬甸汪精衛」,也從無向中國人民道歉,不應像電影《昂山素姬》那樣,寥寥數筆就將其塑造為英雄,以讓女兒繼承英雄的遺產。昂山被暗殺與共產黨無關,但他死前常被國內共黨批評,則是事實。雖然昂山將軍死時,昂山素姬只有2歲,大概對父親33歲的 一生沒有直接記憶,但她對昂山將軍這段日本經歷是重視的,還曾專門到日本學日語、做相關研究,她年輕時也被母親安排學習日本花道。這種對日聯繫,自然也容 易挑動憤青的神經。

不要以為這些只是陳年往事。緬甸自從年前局部改革,與西方世界和解,長期支持緬甸軍政府的中國就大為緊 張。在亞洲國家當中,日本是最堅定支持昂山素姬的一個,正如電影講述,她第一次被解除軟禁,就是日本代表施壓的結果。昂山素姬剛在仰光會見日本外相玄葉光 一郎,後者再次明確告知日本「全力支持昂山素姬」,北京難免看成是配合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部署。但現在才開始對她「做工作」,未免晚了二十年了。

英國華威大學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沈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