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星期二

亦彤: 邏輯混亂怎寫報紙社評?




日前《大公報》社評題為〈「學者」政客怎做學術研究?,點名批評鍾庭耀、蔡子強、成名三人,斥責他們假學術之名,與反對派沆瀣一氣,謀求反中亂港,更以近期港大民調的國民身份認同調查為例,說明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發表個人意見,乃職責所在。

問題的關節眼正在於「職責」二字,中聯辦作為中央政府駐港機構,職能是加強與香港各界的連繫,具體而言就是促進中港兩地包括文化在內的交流、向內地反映港人的意見。這兩點都在中聯辦官方網頁明明白白的列寫出來,遺憾地,就是沒有「干預學術自由」一項。事實是,郝鐵川接二連三批評民調不科學,卻暴露對社會科學的無知;暗示有學術研究淪為政治服務,卻只在結果不合心意時輸打贏要。這些缺乏論證、憑空想像的言論,倘若由普通市民的嘴巴說出,即使是厥詞大放,只要無傷大雅,這些言論自由仍然應該受到捍衞。但以郝鐵川的特殊身份,他的說話又豈止於個人言論,即使他沒有施予由上而下壓力的意圖,卻已經令人產生直觀的權力聯想,構成不必要的政治壓力,而這正正對學術自由造成傷害。

該社評指出在一國兩制、《基本法》和國際法實施的重大問題上,郝鐵川如果「節制」,就是失職。這顯然是犯了過度政治化的毛病。試問區區一個民意調查,詢問港人對國民身份認同的看法,純屬心理層次的學術分析,又如何和國家要義、民族尊嚴沾得上邊?不錯,調查的結果印證了港人在政治上人心未歸的事實,但將之過份解讀為脫離中共管治、顛覆國家政權又是否必要?學術自由應該獲得尊重。要是動輒得咎,學術不再自主,言不由衷,學者無異於政治官僚,正是本港學術壽終正寢之日。

文章又批評蔡沒有要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節制約見本港政黨人士,更是令人摸不着頭腦。首先,這些政黨人士又不是政府官員,和他國外交人員會面,請問觸犯了《基本法》麼?難道區區學者有能耐控制誰和誰會面嗎?這種異想天開的說法,不是膚淺,就是無聊,更大的可能──兩者皆是。再者,根據維基解密的機密電文透露,包括唐英年、范徐麗泰、曾鈺成等建制中人也曾經是座上客,而梁振英更於○九年主動拜訪表明參選特首的心志。假若按照《大公報》社評的邏輯,鍾、蔡、成三人是打着「學術自由」旗號的真政客、假學者,那麼這些磨拳擦掌、披着狼皮豬皮的特首候選人又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