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星期四

陶傑: 再說通識考試



考評局通識科模擬題公布,社會輿論再次譁然。為什麼考評局出題,給「才子才女」和議員答,而不是由教師來答?

因為教師也不懂。這一次,選了唐唐「車毀人亡」的那篇講話,教誨年輕人不滿社會,要講「妥協」和「包容」。但出試題的人心虛,刪去唐唐本來講的「剛愎自用」、「車毀人亡」等詞,如此遮掩龜縮,本身已經是錯誤的學術態度。

「西方先進國家」這類引述文章的試題,必定註明出處,如果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The Brave New World),或者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 Sons and Lover),一定會講明源出何處。一來,出題光明磊落,二來,讓學生知道原作者,如果學生平時涉閱甚廣,就答得更有自信,即使只知道赫胥黎或勞倫斯其人,知道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感性濃郁的作者,思路就確定了方向。

特府喜歡模仿西方,但「學啲唔學啲」,又一次只得皮毛。英國的通識不是這樣考的,人家的題目,越淺易,越可考得深奧。

通識題目,可以分為兩大組, A類為理科學生而設, B類為文科生而設。這是牛津劍橋通識科的一些題目:「試論仙人掌」,這是給理科生答的;「精神不正常,雖是一種病症,但何謂『正常』( Being Normal)呢?試論之。」這是給想報考醫科的人答的。有一年有一題:「語言是什麼?」( What is language?)是文學院的題目。

不要看這些題目簡短,角度不同,有不一樣的答案。特府的通識卷,每一題都長篇大論,嚕嚕囌囌,而且涉及政治,唐唐的演詞,不是什麼經典,本身沒有什麼試題價值;其他的題目,如「富裕的物質是快樂的基礎」什麼的,完全可以簡約為「金錢與快樂」。出試題的人,自己思維回塘退化,把十六、七歲靈巧活潑的年輕人以三流的語言一起捆綁而遲緩,如此通識科,難怪英國的大學不予承認。

英國不承認,就是國際不與你香港接軌了。不知道考來做什麼。

英國的試卷,不論政府學校還是私校,與香港的一大不同,是試題的設計不是為刁難考生而設,而是衷誠的讓考生發揮。

譬如,今年 BBC歷史月刊有一個專題:首相邱吉爾的成就,有沒有被吹捧過分而高估呢?找來歷史學家多名,質疑幾十年來主流歷史學家對邱吉爾的讚頌。我相信一兩年內,「邱吉爾有沒有被過譽?」( Is Winston Churchill Overated)必會成為牛津或劍橋的通識口試題,因為這樣的題目,可以考學生的思維方法、閱讀廣博與否,由邱吉爾的功過,更可旁測得考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殖民地史的涉獵,以及政治哲學的深淺。
這類題目,充滿趣味,可以做博士論文,也可以做中學高考題。更重要的是,英國的通識試題,即使涉及社會政治,但考生從來不必揣摩考官本身的政治嗜好和立場。譬如考現代史,問一條托洛斯基的題目,改卷的人,可能是強烈反共的右翼教師,也可能是無政府主義者,考生要不要揣摩改卷那個教師的政治屬性?完全不必,因為英國的思想言論多元寬容,行之有二三百年,不同意你的立論,但爭論的過程如果理據充足、邏輯分明,你說毛澤東是大英雄,改卷的人,自己一家幾口都被毛澤東槍斃了,也不會帶着感性喜惡給考生零分。
這就是一個能實施真正的通識教育的社會環境,此種環境條件,香港並不具備,因為香港看似「自由」,框條禁區,無所不在。

難得考評局那麼喜歡政治,那麼我也出一題:「李察基爾論達賴喇嘛:『他是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人物。他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名農夫。』( He's the most simple man and the most complex man I've ever met. He's an artist and he's a farmer.)試論之。」
這樣的題目,不要說特府的考評局,可以寫包單,香港九家大學的文學院也不會敢出。一個李察基爾,一個達賴,中國的考生在北大、清華、復旦,即使碰到這樣的題目,必然是「從國家民族立場」,一面倒的大批判了,有誰敢出,有誰敢考,也有誰敢由另一個稍微不同的角度來評分?

「西方國家」之所以「先進」,是因為人家的「包容」、「多元」、「言論和學術自由」,是真的,不是掛在嘴邊自己騙自己。以上的一條題,其實跟政治一點關係也沒有:一個是演員,一個是佛教的領袖。題目的字面,一個是「藝術家」,一個是「農夫」,答題時不但可以由性靈、田園自然、創造這幾個方向去思考,更可以由耶教的角度予以批駁,與「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達賴喇嘛分裂祖國領土」之類的政治論點,完全沒有關係,不屬同一層次。但以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英文所說的 Mindset,勿說沒有能力以另一層次來答這條題目,更會質疑出題目的人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動機」,與「達賴集團」是同伙。

中國式的思維殘障是先天的,這一點決定了這個文化很難進入現代。考評局不顧基因所限,又要盲目模仿英美,一定舉步維艱。算了吧,我預測:通識科三五年內必定執笠,本人的預言維持不變,當然,特府可以與我鬥氣,一直搞下去,但它與香港的學生和教師,必然為此付出慘烈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