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工商時報:「ECFA元年」實行成效的檢討及前瞻



2011年是「ECFA元年」,因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早期收穫清單,係自今年元旦起生效實行,迄今滿一年。兩岸經合會也是自今年年初開始運作。如今回顧這一年,發現ECFA的實行,確已為台灣帶來顯著的即時經濟效益,但是它卻尚未型塑出長遠的兩岸經貿穩健發展機制,給人們留下一連串的「懸念」。兩岸雙方當局在新年度,勢必要對這方面投入更多心力。

 

主要的觀察指標,是這一年來的相關貿易表現。2011年兩岸「早收項目」之雙邊貿易額,根據雙方已公布的前10月數據進行推估,全年台灣出口到大陸的早收產品貨值,應會達到約40億美元,節省關稅1.2億美元左右。而大陸出口到台灣的同類產品貨值,則約有10億美元,節省關稅約22百萬美元。

 

此一數據的內涵之中,最讓人欣見的,是有部分台灣產品,以往在台灣對陸出口商品陣容中,份量原本微不足道,如今因ECFA因素而成為熱門銷陸商品,其近一年來對陸出口額都出現倍數的成長。諸如冷凍秋刀魚、活石斑魚、文心蘭、塑膠造粒機、拋光機床、乙烯酯共聚物等,相關廠商們的對陸出口業務,已因ECFA而大幅趨於活躍。

 

然而,從總量來看,卻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早收貿易額佔兩岸貿易總額的比重,存在偏低的情況。因現階段台灣一年對陸出口總額可達89百億美元,自陸進口總額也可有34百億美元。相對之下,上述的早收貿易金額,所佔比重實在太小。當初簽署ECFA時,雙方即已算出,早收清單中的台灣出口項目,佔2009年台方對陸出口總額的16.1%;大陸出口項目,則佔同年陸方對台出口總額的10.5%。由此來檢視,可以發現2011年早收貿易實際數額所佔比重,只達成一小部分而已。譬如台方2011年早收出口額,佔89百億美元對陸總出口額之比重,只有5%左右,遠不及簽署時所說的16.1%。

 

其原因究竟為何?首先應是早收之關稅減免採「23階段」安排,2011年只是第一步降稅,尚未降到零,所以早收貿易量的「井噴」要等待未來才會實現。但除此之外,還有行政障礙問題,就是兩岸官方核發(對己方)或認定(對另一方)「原產地證明」的手續,也可能過於繁複,而使兩岸部分廠商卻步不前,乾脆放棄申請該證明,以致自外於早收貿易。

 

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當初簽署的早收清單,內容未涵括兩岸貿易的「大宗」類項。以清單中的台方出口類項來說,其完全排除了面板、汽車整車,且部份排除了主流的工具機、石化產品。這些本來都有望成為早收貿易中的「巨頭」,如今因為未能列入早收清單,而無法展現對陸出口的「爆發力」。

 

至於早收清單中服務業類項目的實行成效,情況也還好。如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已紛紛開業並展業,陸資銀行台灣分行也可望在新年年初掛牌成立。還有,上百家的台資服務業,已按早收協議在大陸登記設立。另外,還有多部台灣電影獲大陸批准在當地上映、多家台灣會計師事務所獲大陸允許在當地執行審計業務等等。

 

總的來看,在「ECFA元年」中,兩岸經貿的新架構已運作出顯而易見的初步成效,算是為兩岸雙方的制度化合作「開了一個好頭」。但是,該架構的深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包括早收清單實行之後,兩岸雙方下一步要洽簽「貨品貿易協議」(牽涉幾千項的貿易商品),以及「服務貿易協議」(牽涉上百種的服務業別)。屆時,兩岸經濟合作的模式才會見真章。而截至目前為止所實際做的,都只是「熱身」而已。即連兩岸經合會的「威力」,也還沒發揮。

 

前瞻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兩岸經濟產業上如何分工,必是雙方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不同的分工,會有不同的相互減免關稅,以及相互開放服務業之安排。無論如何,我方政府應先形成一套最有利於「兩岸雙贏」的週密構想。起碼要對上述早收清單的實行成效,先做深層的檢視,作為擬具兩岸長遠經濟合作機制構想的藍本。過去一年施行的那份早收清單,對台灣是有利的,但卻也還有很大的改進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