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盧峯:二十年後不用再為口奔馳?



一九三○年中,全球股市暴跌蒸發了巨額財富,從富商巨賈到販夫走卒都感受到經濟寒風,誰都不知道還有甚麼壞消息在後頭,誰都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扭轉乾坤,回到二十年代的好日子(原本要等六十年後的九十年代)。就在悲觀情緒蔓延全球的時候,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 J M Keynes)沒有被眼前的困境嚇怕,沒有被悲觀情緒蒙蔽,反而敢於提出願景,提出夢想,認為到二○三○年(即距一九三○年一百年後),大部份人特別是發達國家的人民將可以擺脫營營役役的人生,不需再終日為口奔馳,每天只工作三小時又或每周只工作十五小時即可享有優遇的物質生活,其餘時間則可以自由享受勞動成果,包括藝術上的追求,音樂的追求,行善積福以至宗教上的追求。這些分析,這些願景收錄在一篇叫"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的短文中。

 

凱恩斯不是在發白日夢,也不是開空頭支票,他是有點根據的。按他的分析,從十六世紀現代化進程啟動開始,科技及資本增長迅速,令全球的生產力及資本總量持續大幅上升,比人口增長要快得多。只要趨勢繼續,歐美等國的生活水平將在一百年內翻八番。按三十年代的生活狀況,生活水平、生產量彈升八倍意味每個人的生活資源大躍進,他們理應不需再每天奔波勞碌長時間工作才夠餬口。

 

凱恩斯的樂觀分析不能算錯。五、六十年代西方大國着實一片好景,工人階級買屋買車,每年度假,出外旅遊,真有點夢想實現的味道。但自七十年代金融動盪,經濟停滯後,人人有車揸的黃金時代開始褪色,大部份上班族的工作時數越來越長,支出越來越多,收入增長越來越慢,有的時候甚至要兼多份工作才能應付開支,才能讓子女接受較好的教育,才有餘錢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為甚麼好夢一下子成空呢?也許是因為凱恩斯低估了收入越來越不平均的趨勢,也許是因為凱恩斯忽視了經濟盛衰周期對不同階層的影響不一樣。

 

要知道每一次金融震盪,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摧毀部份過去累積的財富,蒸發大量過去累積的資本。可是,只有一注本錢的中低下階層一鋪清袋便難以翻身,再也無法像擁有巨額資本的富裕階層那樣收復失地,再次快速累積財富。三幾個回合後,絕大部份上班族都成為輸家,完全分享不到資本增值的好處,反而必須加倍努力工作才能維持生活,才能餬口。更不幸的是,從七十年代開始,金融動盪、風暴、海嘯已成常態,兩、三年就來一次,而且威力越來越強,越來越令資本少的一般人輸清光。在這樣的情況下,發達國家普遍出現財富分配「 1:99」的可怕場景,明年再出現金融海嘯的風險不低,凱恩斯的美夢恐怕越來越遙遠。